控制的意义与重要性.pptx
1第一節控制的意義與重要性一、回饋與控制 ? 回饋:參考目標狀況和當時狀況的差距,以便自我調適的過程。 ? 控制:是一種對實際績效與既定目標作比較,並採取適當修正活動的過程。 ? 回饋就是一種控制的觀念。第八章控制第八章控制1
2第二節控制的基本步驟1.建立標準2.評估績效3.採取修正活動 ?機遇性偏差──不可控制 治標型活動 治本型活動第三節有效的控制1. 適時控制2. 控制的標準要能鼓勵員工一致配合3. 運用例外管理(重點管理)4. 將績效迅速回饋給員工5. 配合工作狀況來決定控制的程度6. 控制要有經濟性7. 控制要能指引矯正措施?非機遇性偏差
第四節控制的技術與方法控制的技術與方法
預算:某一項活動計畫用貨幣單位予以數量化的過程。
5審計是指對於他人所作成的會計記錄,用有系統有組織的方法,作全部或一部分的檢查,以確定其會計記錄是否適當,是否足以正確地表示該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經營成績,同時指正其謬誤,揭發其詐弊,並為其出具報告書或證明書,以表示審計人員的客觀意見。三、生產/作業上的控制技術與方法成本控制 1.成本控制的意義與方法 ? 成本控制:對成本做規定與限制,期以最低 本,產生最高的利潤。 成本比較法(歷史成本控制法) 標準成本控制法2.成本控制的原則 ?適當的成本記錄 ?從成本發生部門控制 ?權責明確 ?以預算或標準成本為控制工具?成本控制的方法
6物料控制 ? 物料:泛指供業務所需的原材料、燃料、補給品、設備、工具、廢料等。 1. 倉儲控制的方法──重點管理 2. 採購的控制方法 ?經濟訂購量模式(EOQ) D:一年的需求量 :每執行一次採購活動所需的費用 :每單位物料的倉管費用 訂購的週期 N:該公司每年的作業天數
73. 存量控制的方法 ? 定量訂購制 前置時間耗用量:R1=T1S 最低存量:(訂購點,即發出訂購單時的存量)R=R1+R2 最高存量:M=T2S+R2=Q+R2 訂購量(經濟訂購量):Q=T2S S:每日耗用量 R2:安全存量 T1:前置時間 T2:一個生產週期的時間
8? 定期訂購制 訂購量=最高存量-現在存量-已購未入量 最高存量=(前置時間+訂購週期)×耗用率+安全存量 作業進度的控制方法 ? 甘特圖? 計畫評核術 預期完工時間te
9? 要徑法:要徑中任何一個作業延誤,整個作業的完工 時間即會被延誤的路徑。:表示事件。:表示事件的前後次序。:表示一種虛擬的次序關係,如事件?必須 事件?及事件?完成後,才可以開始執行。 : t表示完成箭尾事件所需的時間,如事件? 的完成需4單位時間。?要徑求算:時間總和最長的路徑。t
10四、資訊的控制技術與方法資料與資訊:資料是指一群為大家公認,用來表示人、事、物或觀念的語言、文字、數字或其他符號,將資料經過處理、組織、轉換成某種結果,以作為決策參考和行動依據者,才稱之為資訊。?現代常用的資訊系統 ?交易處理系統(TPS) ?管理資訊系統(MIS) ?決策技援系統(DSS) ?高階主管資訊系統(EIS) ?專家系統(ES)
11第五節品質管制的意義與重要性一、品質-適用 1. 哲學的方式 2. 以產品為基礎的方式 3. 以使用者為基礎的方式 4. 以製造為基礎的方式 5. 以價值為基礎的方式二、品質保證 1.品質工程 ?田口技術 ?實驗設計 2.品質管制 ?意義 ?目的 ?新特徵 ?方法 ?工具
第六節全面品質管制的意義將一組織內各部門的品質發展、品質維持及品質改進的各項努力整合起來,行銷、工程、生產與售後服務皆能在最經濟的條件下,使顧客得到最滿意的產品。
推行TQC的團隊組織01.全公司推行TQC的團隊分類層次圈02.
品管圈(QCC)? 同一工作現場的人員自動自發地進行品質管制活動所組成的小組。
15二、全面品質管制(TQC)三、零缺點計畫(ZDP)ZDP所要求的並非是絕對的零缺點,而是以零缺點為最終的目標。ZDP並非是一種製造技術,而是一種製造哲學。ZDP把傳統「人難免會犯錯」的觀念轉變為「人可以不犯錯」的新觀念。建立「第一次就做對」的觀念。
台灣品管現狀與檢討第八章控制1616四、台灣品管現狀與檢討品質運動的歷程 1. 品管萌芽初創時期 2. 以檢驗維持品質的時期 3. 在製程中建立品質的時期 4. 全面品質管制時期我國企業實施品管運動的成績 1. 品質管制團體獎與經濟部部長獎 2. 金銀獎品管圈 3. 品質優良案例獎 4. 國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