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第07讲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精研讲义)(原卷版).docx
PAGE
PAGE1
专题0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07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链接课标知目标,命题预测识热点,新旧对比知变化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知识串联识关联,思维导图巧记忆,特殊标注知重点
03考点突破·考向探究全国视角过考点,探寻真题知考向,变式感知新考法
考点一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全面过考点知识梳理+强记口诀+生物文学+备考锦囊
★精准析考向?考向0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考向02导管与筛管
考点二植物的蒸腾作用
★全面过考点知识梳理+备考锦囊
★精准析考向?考向01叶片的结构、功能及观察实验
?考向02蒸腾作用及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考向03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04专题进阶·拓展应用
拓展一情境应用
农业生产情境
园林绿化情境
拓展二识图专攻
1.叶片的结构及气孔的构造识图专攻
2.生物圈中水循环模式图识图专攻
考点要求
新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新课标中明确列出“植物根部吸收生活所需的水和无机盐,通过导管向上运输”等具体内容。
考点常以选择题等形式考查,常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和小实验等情境。
植物的蒸腾作用
新课标中要求识别和描述叶片的结构与功能;教学内容中明确列出“植物通过吸收、运输和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获取养分”等内容。
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形式考查,属于中考高频考点,常结合生活中常见现象和小实验等情境。
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新课标中对本知识点的表述为“植物通过对水的吸收和散失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考点常以选择题、综合题等形式考查。重点考查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作用。
考点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水分的吸收
(1)植物吸收水分的器官是__,部位是____,结构是____。吸收水分时,____溶解在水中,一起被根吸收。
(2)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使根尖具有巨大的______,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3)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细胞能否从外界吸收水分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高低。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否则就失水。
2、水分的运输途径
(1)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____→茎和叶的____→叶肉细胞→____→大气(水蒸气)。
(2)导管属于____组织,不仅植物的茎有分布大量的导管。根和叶脉内也有导管,这些导管相互连接,形成了运输水的管网。根吸收的水通过这个管网被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3、导管与筛管
名称
导管
筛管
分布部位
木质部
韧皮部
运输对象
________
______
运输方向
根茎叶花果实(自下向上)
从叶或幼茎到其他器官由__向__)
细胞特性
______(新教材强调)
活细胞
细胞特点
长形、管状,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消失形成中空的管道
管状细胞上下相连,横壁上有筛孔
『图解助记』
导管和筛管的结构及功能
『备考锦囊』木本植物的茎
1、木本植物的茎从内到外一般由树皮(内侧是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构成
2、“树怕伤皮,不怕空心”。树皮内层是韧皮部,其内部的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到植物的各部分,若树皮受损严重会影响营养运输。
?考向01绿色植物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浸泡于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浸泡在甲溶液中的萝卜条变硬增大,浸泡在乙溶液中的萝卜条变软缩小。对实验前甲、乙两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判断
【变式1】【新情境】再现生活场景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植物吸水和失水的现象。下列现象中属于细胞吸水的是(????)
A.干豆角浸泡后体积变大 B.糖拌西红柿
C.炒菜加食盐锅中出现菜汁 D.施肥过多出现“烧苗”现象
【变式2】水分进出绿色植物体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A.气孔、导管、根 B.导管、气孔、根毛
C.气孔、根毛、导管 D.根毛、导管、气孔
【变式3】根的吸水能力是保障小麦长势的重要前提。下列四株小麦的根尖结构图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A.B.C.D.
?考向02导管和筛管
(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取一段带叶的茎,把它放入滴有几滴红墨水的水里,并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被染红的部分是()
A.木质部中的筛管B.木质部中的导管 C.韧皮部中的筛管 D.韧皮部中的导管
【变式1】【新情境】生活常识中的生物知识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树怕剥皮的原因是树皮中有()
A.运输有机物的导管
B.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
C.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D.运输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