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水田健康耕层构建技术规范.docx
水田健康耕层构建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healthyploughlayerinpaddyfield
I
I
目录
TOC\o1-3\h\u1045水田健康耕层构建技术规范 1
169941范围 1
2843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50593术语和定义 1
185034构建技术 1
67734.1作业流程 1
8154.2靶向菌剂技术 2
245444.2.1深翻 2
100154.2.2靶向菌剂施用 2
50244.2.3浅旋、泡田和搅浆 2
145484.3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协同提升技术 2
135064.3.1浅旋 2
151764.3.2有机碳-无机碳固定材料的选择与施用 2
168864.3.3深旋、泡田和搅浆 2
9284.4执行频率 2
41465效果评价 3
158006记录 3
PAGE
PAGE1
水田健康耕层构建技术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田健康耕层构建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构建技术、效果评价和记录。本文件适用于水田健康耕层构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GB/T24685水田平地施肥搅浆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
499
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742
铧式犁作业质量
NY/T
883
农用微生物菌剂生产技术规程
NY/T
3034
土壤调理剂通用要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田健康耕层healthyploughlayerinpaddyfield
理化性状良好,生物活性较高,土壤环境质量与缓冲作用优良,土壤固碳能力较强,宜耕深度利于水稻根系分布、养分吸收和安全生长的耕作层。
3.2
靶向菌剂targetedmicrobialinoculants
富含土壤有益微生物,能够靶向调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促进土壤健康菌群形成的微生物菌剂。
构建技术
作业流程
构建技术流程包括:春季深翻(浅旋)、施用靶向菌剂和固碳材料、浅旋(深旋)、泡田、搅浆。
靶向菌剂技术
深翻
使用铧式犁进行深耕,深度20cm~23cm,改善耕层结构。翻耕作业质量符合NY/T742的规定。
靶向菌剂施用
土壤翻耕后,将生物质炭和水稻靶向菌剂(复合菌剂)与基肥混合后均匀撒施在土壤中,构建疏松耕层,调理水稻根系在耕层的健康生长。生物质炭原料和指标要求应符合NY/T3034的要求,亩施用量为300kg~500kg;水稻复合菌剂以芽孢杆菌种为主,质量应符合GB20287的要求,亩施用量为1kg~2kg。
浅旋、泡田和搅浆
水稻靶向菌剂和基肥施用后通过旋耕机浅旋,使调理剂和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深度10cm~15cm。旋耕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99的要求;搅浆前泡田3d~5d,然后用水田平地搅浆机进行搅浆、平地作业,搅浆深度≥10cm,作业后地表平整度≤5cm。搅浆机作业质量应符合GB/T24685的要求。
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协同提升技术
浅旋
在固碳材料施用前,使用旋耕机进行浅旋,深度12~15cm,疏松土壤表层。旋耕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99的要求。
有机碳-无机碳固定材料的选择与施用
固碳材料选择:选取玄武岩等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粉和贝壳粉等碳酸钙含量丰富的动植物废弃物作为土壤无机碳和有机碳固定材料。固碳材料的粒径在0.105mm~0.177mm。选取符合NY/T525要求的有机肥作为土壤有机碳供碳材料,将固碳材料和有机肥按4:6进行配比形成有机碳-无机碳固定材料。
固碳材料施用:土壤浅旋后,将固碳材料与基肥混合后均匀撒施在土壤中,固碳材料亩施1500kg~2500kg。
深旋、泡田和搅浆
在固碳材料与基肥施用后通过旋耕机深旋,使固碳材料和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深度15cm~20cm。旋耕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99的要求;搅浆前泡田3d~5d,用水田平地搅浆机进行搅浆、平地作业,搅浆深度≥10cm,作业后地表平整度≤5cm。搅浆机作业质量应符合GB/T24685的要求。
执行频率
该技术的执行频率为两年1次。
效果评价
根据实施前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和pH值等的变化情况评价耕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