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PAGE
PAGE1
《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任务来源
为适应当前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大趋势,加快构建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优质水果发展体系,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水果提档升级的统一部署,为做好深圳市水果质量分级试点工作,由深圳农产品质量提升联盟提出,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负责团体标准《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的起草、调研,并在全国团体信息平台上获批立项。
(二)参与单位
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深圳市五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
(三)主要起草人
主要起草人:刘东风、肖志沛、程玉、李广斌、林军军、袁文静、王兴林、倪于航、苏晓润、鲁长青、彭李亚、张向刚、钟燕珠、祁百福、刘家贤、王菲菲、陈汉锋、李楠
二、立项背景和意义
荔枝是属无患子科荔枝属的多年生乔木,是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果树。迄今为止,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上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在内均有种植,中国荔枝主要产区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和福建等地。根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估计,截至2023年中国荔枝投产面积达790万亩,产量329万t。根据中国海关信息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荔枝进出口贸易额为7583.97万美元,其中进口额为140.85万美元,出口额7443.12万美元。目前荔枝的主栽优良品种有妃子笑、桂味、糯米糍、白糖罂、挂绿、三月红等,其中三月红为早熟品种,白糖罂为早熟特优品种,妃子笑为中早熟品种,桂味、糯米糍及挂绿为中熟品种。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深圳市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口感、营养、安全等因素。作为广东茂名地理标志产品,白糖罂荔枝肉质爽脆、汁多、味清甜,有特殊浓蜜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由于传统荔枝行业存在种植技术落后、果园管理粗放等问题,导致白糖罂荔枝产量、果实品质和质量安全方面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白糖罂荔枝产业发展。因此白糖罂荔枝生产标准化、规范化不仅能够提升荔枝产量和品质、维护品牌影响力,也是《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21年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
为进一步规范白糖罂荔枝科学、合理、安全、标准化生产,深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牵头编制《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以促进白糖罂荔枝产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转变,促进产业升级,并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主要编制过程
(一)立项前准备阶段
一是组建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编制团队,拟定详细的编制计划。二是编制组针对白糖罂荔枝生产全过程深入的调研,了解和掌握供深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征求相关农业部门和专家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调研了农业相关行政主管和农技推广部门,研究了白糖罂荔枝生产有关政策法规,深入了解白糖罂荔枝生产的有关要求和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三是广泛收集有关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情况,特别关注规程中关于荔枝品质提升的关键指标以及生产技术要点。
(二)组织起草阶段
2025年3月,编制组在广泛调研、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了解了白糖罂荔枝种植管理过程的各个关键环节,明确了本文件的适用范围以及框架结构,并逐步细化完善标准内容,形成工作组讨论稿。
编制组通过2次集体讨论,逐条审议讨论稿中的各个条款,并通过线上、线下、现场咨询等方式积极联系白糖罂荔枝种植方面的专家,征求修改意见,并根据讨论结果修改完善,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以及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标情况
(一)标准编制的原则
本文件的编制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了白糖罂荔枝生产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指标,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根据优质白糖罂荔枝的生产特点,通过大量的查询资料、实地调研,建立科学、实用、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优质白糖罂荔枝生产技术规程。
2、一致性原则。标准的术语、技术内容等与国家、行业标准相兼容,无冲突矛盾的地方,保证了一致性。
3、可操作性原则。在起草过程中,编制组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开展相关试验示范,并征求相关专家及单位的意见,充分考虑了白糖罂荔枝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以期满足实际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标准编制依据
本文件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5735食品塑料周转箱、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