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治疗后居家注意事项.docx
肿瘤治疗后居家注意事项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处于高位,随着肿瘤日间治疗的普及,以及肿瘤患者住院治疗后回家休养间隙延长,患者治疗后有较长的居家时间,在此期间的居家管理是影响肿瘤治疗的重要一环。良好的治疗配合及居家管理,有助于更有效的控制肿瘤,减少非必要急诊就诊及再住院风险。
01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感冒
在肿瘤患病中,以及治疗期间,患者往往会有疲乏、进食不佳的情况,合理的作息及均衡营养可以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作息上以患者保证足够的睡眠,适当的活动,强调不熬夜。可依身体状况量力而行进行活动及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活动。存在长期睡眠障碍的患者,可以告知医生,可酌情采用一些帮助入睡的药物。
化疗后身体比较虚弱,可以通过摄入高蛋白质的食物来补充营养,如牛奶、鸡蛋、鱼虾、瘦肉等。通过摄入高维生素的食物,可以补充体内缺乏的维生素,有利于促进机体正常代谢,如日常生活中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面条、小米粥等,可以避免食物堆积在胃肠道,有助于减少腹胀、腹泻的情况。对于食管吞咽梗阻的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止进食后梗阻加重,遵循医生的要求,适时予以肠外营养,改善营养不良。饮食上,忌食过度油腻、生、冷、硬、辛辣及烟熏等食物,忌烟酒、忌暴饮暴食,少吃多餐。对于小细胞神经内分泌长期低钠血症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食部分稍咸的食物。每周测量体重一次,在体重波动较大,或有明显厌食情况下,需要及时联系管床医生或返院就诊。
充足的睡眠,合理的作息,均衡的膳食可以起到避免感冒的作用。此外,适当的晒太阳,注意衣物增减,避免偶然受凉,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而通过外源性的免疫增强佐剂,也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机体的免疫力。保持心情愉悦,乐观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恢复与增强抵抗力。
02每周查血常规,适时监测肝肾功能
由于化疗对增殖细胞的杀伤作用,尤其对骨髓的影响较大,因此化疗后的血常规检测就非常重要。在第一个周期化疗后,尤其需要监测骨髓的耐受情况,体现在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水平变化。在不同个体、不同治疗、不同时间段上骨髓抑制程度都可以存在不同的情况。其中白细胞减少到小于1.0×10^9/L的4度骨髓抑制很容易合并感染,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严重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贫血可以导致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头晕、头痛、耳鸣等一系列的症状。因此一旦检测到WBC2*10^9/L,NEU1*10^9/L,HGB85g/L,PLT75*10^9/L,都要及时返院就诊咨询,及时采取升白细胞等处理。如果本身肝肾功能较差,以及合并消化道疾病,治疗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方案,需要在医生嘱托下每周监测肝肾功电解质。在长期免疫治疗的情况下,如病情有变化,需要及时去完善甲功等的检测。
03遵医嘱服药及复诊
居家期间,要遵医嘱服药,切忌自行增减药量,特别是化疗药和止痛药。尤其因各种原因自行停止止痛药要及时和医生沟通,避免癌痛快速反弹加重。原有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需要继续按时规律服药,监控血糖、血压。根据医生要求的治疗时间按时复诊,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04不适症状的随诊
一般来说,肿瘤治疗过程中,多少都会有些伴随症状,但总体毒副反应都在减少。如化疗后脱发,可以戴假发或帽子,一般化疗结束3月后,头发会再长出来。对于可以预见的反应,主管医生一般都会交代相应的处理,如延迟性呕吐、延迟性腹泻等的出现时间及对应处理。当一些症状明显加重及持续的情况下,建议及时与主管医生进行沟通,必要时于当地就近医院、急诊等及时处理。肿瘤治疗尤其化疗后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轻度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可对症处理,如予以昂丹司琼止吐、莫沙比利、消化酶等改善消化,若出现频繁恶心、呕吐,需要及时返院就诊。对于高热、持续性发热,除了及时完善血常规检测外,需要及时返院就诊。观察大小便情况,尤其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机体排除毒素有较好的作用。但当有出现持续性腹泻,这种情况就需要及时返院就诊。若有突发的呼吸困难,心慌不适、严重乏力、肌无力等症状,无论是化疗,还是免疫治疗后,这些都需要及时返院诊治。以往症状中若出现过咯血症状,居家期间再次出现血丝痰等不适,均需要及时返院观察。放化疗居家期间均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及卫生,当皮肤反应、口腔溃疡症状加重时需适时返院评估,对症处理。
05深静脉置管的维护
患者化疗治疗中,深静脉置管如PICC置管的维护非常重要,及时的维护换药是预防感染、血栓形成的重要条件。一旦出现红肿热痛,有分泌物或发烧,敷料松脱,需要立即就诊维护,如出现导管脱出或导管断裂应及时到医院处理。对于一些引流管、造瘘管、造瘘袋,平时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及时换药及冲管。
总的来说,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随着原有症状及伴随症状的控制,大部分患者都能顺利度过治疗期。在治疗当中及居家期间,按照主管医生的交代,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