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使用技术规范》DB3304T 126-2025.docx
ICS65.020.20CCSB16
3304
浙江省嘉兴市地方标准
DB3304/T126—2025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使用技术规范
Regulationforthecontroloftheorientalfruitmoth(Grapholithamolestabydispensersformatingdisruption
2025-04-10发布2025-05-10实施
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04/T126—2025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由嘉兴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嘉兴市土肥植保与农村能源站、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海宁市土肥植保能源技术服务站、秀洲区果树与蚕桑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轶平、曹梦娇、陆强、朱晨辉、阮赞誉、王晔青、沈小红、徐伟东、任佳佳、赵俊滔、孙达、黄耀亮、姚张良、王瑞森、陈秀斌、陈杨、张倩倩、陆学峰、陆志杰。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3304/T126—2025
1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使用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的术语和定义、性迷向素技术指标、使用技术、模式图。
本文件适用于桃、梨、李等生产中的梨小食心虫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733梨小食心虫监测性诱芯应用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NY/T27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昆虫性信息素insectsexpheromone
昆虫成虫分泌并向体外释放的、能引起同种异性个体前来求偶交配的信息化学物质。
[来源:NY/T2733,3.2]3.2
性诱剂sexattractant
昆虫性引诱剂
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或类似物。
[来源:NY/T2733,3.3]3.3
性诱芯sexlure
含有适量昆虫性诱剂的载体。
[来源:NY/T2733,3.4]3.4
性迷向素Pheromonedispenserfortheorientalfruitmoth(Grapholithamolesta)
含有高浓度梨小食心虫性信息素的聚乙烯(PE)或聚氯乙烯(PVC)材质丝状(管装)性诱芯,通过释放其内含的性信息素,掩盖雌虫的位置,使雄虫难以找到雌虫交配。
4性迷向素技术指标
4.1性信息素组成
有效成分为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反-8-十二碳烯乙酸酯、顺-8-十二碳烯醇或上述物质的混合物。
DB3304/T126—2025
2
4.2持效期
市售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产品持效期常见有2种,分别是90天和180天。采用自配迷向素的应确保有效成分的释放能达到同等防治持效期。
5使用技术
5.1使用环境要求
迷向防治区适宜选择在地势平坦,种植相对独立,果树连片种植的果园上开展。
5.2悬挂密度、高度及位置
应根据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有效成分含量设置每667平方米悬挂30根~50根,宜悬挂于树高三分之二或1.5米~1.8米阴凉通风处。见附录A。
5.3悬挂应用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持效期应用见附录B。
5.4回收处置
统一回收,按照农药废弃包装物的要求进行处置。
6模式图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防控技术模式图见附录A。
梨小食心虫形态特征、为害症状、发育历期、生活习性与发生规律见附录C。
3
DB3304/T126—2025
附录A
(资料性)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防控技术模式图
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防控技术模式图见图A.1。
悬挂密度
边
边缘
加倍悬挂
应根据梨小食心虫性迷向素有效成分含量设置每667平方米悬挂数量。果园内虫口密度较大时,可增加悬挂数量。在整片防治区边缘的2排~4排果树上应加倍悬挂。
主要剂型
有效成分总含量(毫克/根)
推荐使用量(根/667平方米)
缓释管
112
40~50
缓释剂
240
33~43
挥散芯
480
30~45
悬挂高度及(位置
悬挂于树高三分之二处或1.5米~1.8米阴凉通风处,如需加密悬挂,可在树冠上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