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872—2024实验动物 实验猪遗传质量控制规范.docx
ICS65.020.30CCSB44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872—2024
实验动物实验猪遗传质量控制规范
2024-08-30发布2024-09-29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T3872—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彩霞、张贺、夏长友、李昌文、王伟、于海波、陈洪岩、杨鸣发。
DB23/T3872—2024
1
实验动物实验猪遗传质量控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实验猪遗传质量控制的形态外观检查、封闭群的命名、繁殖方法和遗传质量监测。本文件适用于实验长白猪和大约克夏猪封闭群的遗传质量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4923—2022实验动物遗传质量控制
GB/T22283—2008长白猪种猪
GB/T22284—2008大约克夏猪种猪
GB/Z34792实验动物引种技术规程
NY/T1673—2008畜禽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检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验猪
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猪。
3.2
封闭群
不引进外部动物、在群体内随机选择种动物进行繁殖,以维持有限杂合度的实验动物种群。
[来源:GB14923—2022,3.13]。
4形态外观检查
直接观察实验长白猪的外貌特征,应符合GB/T22283—2008中4的规定,并记录。直接观察实验大约克夏猪的外貌特征,应符合GB/T22284—2008中4的规定,并记录。
5封闭群的命名
按照GB14923—2022中4.2.2规定执行。
DB23/T3872—2024
2
6繁殖方法
6.1原则
封闭繁殖,保持封闭群实验猪的遗传异质性及基因多态性,避免近交系数随繁殖代数增加而过快上升。
6.2引种
作为繁殖用原种的封闭群应三代以内无共同亲代,并符合GB/Z34792对封闭群动物引种的技术要求。采用循环交配方式繁殖时,实验猪引种数量不少于13对,采用随机交配方式繁殖时,实验猪引种数量不少于25对。
6.3繁殖
按照GB14923规定执行。
7遗传质量监测
7.1遗传质量要求
7.1.1形态外观应符合品种特征。
7.1.2应有完整的遗传背景资料。
7.1.3遗传谱系和记录卡内容清楚完整。
7.2遗传检测方法(微卫星DNA标记法)
采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方法,按照NY/T1673—2008中5的规定执行。实验猪封闭群微卫星DNA标记位点按照附录A规定选择。
7.3检测频率
每世代每年至少检测1次。
7.4抽样
7.4.1从每个种群中随机抽取非同窝成年猪,采集血液或其他组织。
7.4.2种群数量小于100头的群体,抽样不少于15头,大于等于100头的群体,抽样不少于30头。抽样应公母各半。
7.5结果判定
数据统计分析与判定按照NY/T1673—2008中6的规定执行。实验猪封闭群遗传质量采用平均遗传杂合度进行评价,当群体平均遗传杂合度在0.5~0.7时,该群体判为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
DB23/T3872—2024
3
附录A
(规范性)
实验猪封闭群微卫星DNA标记位点
实验猪封闭群遗传质量的微卫星DNA标记位点为23个,相关信息应符合表A.1规定。
表A.1实验猪封闭群微卫星DNA标记位点
位点
引物序列(5~3)
所在染色体
退火温度
(℃)
最大等位基
因数
等位基因分布范围(bp)
Sw974
GGTGAAGTTTTTGCTTTGAACCGAAAGAAATCCAAATCCAAACC
1
58
17
129~175
S0091
TCTACTCCAGGAGATAAGCCAGATCAGTGACTCCATGCACAGTTATGA
2
55
14
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