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产量与效益分析.pdf

发布:2025-04-13约9.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12

沈彬良莫元波

1.湖州南浔三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3016

2.杭州萧山逸林园艺场,浙江杭州311217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综合效益。该技术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准调控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项

关键要素,提升水稻的产量与品质。文章详细分析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产量构成因素等

方面的优势,指出其相较于传统栽培技术,在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效益上均有显著提升,为水稻

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产量提升;优化种植

中图分类号:S435

0引言面,达成对产量构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此技术经由

合理密植,确保充足的群体数量,形成足够的有效穗

水稻作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其生产

数,防止因过度密集致使个体生长受到阻碍;依照水

技术的革新对于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稻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

然而,传统栽培技术面临着资源浪费、产量波动大及

供给比例与总量予以调整,推动籽粒灌浆的充分和均

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为解决这些挑战,水稻精确定

匀,增多每穗的实粒数;通过优化灌溉制度,维系土

量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水稻

壤适宜的湿度状况,有益于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提

生产的高效与可持续发展。

高千粒重。针对产量构成要素的综合优化,促使水稻

1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产量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增长,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1.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1.3增强抗逆性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借助科学调控水稻生长发育进该技术注重水稻生长环境的微调控,借助生物防

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提高单位面积的稻谷产量。该治与物理手段来把控病虫害,削减化学农药的运用,

技术以深入的作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为基础,保障水稻降低水稻遭遇逆境损害的几率。精确定量栽培也着重

在生长周期中能充分利用光能、水分及土壤养分等资于维护土壤健康,经由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源,达成高效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积累。通过精准把控给水稻生长营造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升水稻针对干旱、

播种密度、施肥量与施肥时机、灌溉策略等,切实防洪涝、病虫害等逆境的抵御水平,推动水稻营养物质

止资源的无效耗用与浪费,让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的均衡积聚,增进稻米在口感、香气、营养成分等方

每穗粒数及千粒重等产量构成要素实现最优化组合,面的品质,以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稻米的需求。

推动稻谷总产量大幅提高。精确定量栽培重视生长后1.4提升综合效益

期的养分管理,通过恰当施用叶面肥等办法,延长叶

由于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和稻米品质的提升,农

片功能期,深挖水稻的产量潜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