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员工安全意识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2024)员工安全意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易燃易爆场所穿()最危险。
A.布鞋
B.胶鞋
C.带钉鞋
答案:C。带钉鞋在行走过程中,鞋底的钉子与地面摩擦容易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场所,火花可能引发爆炸等危险情况,而布鞋和胶鞋相对较为安全。
2.操作旋转机械时佩戴()是错误的。
A.护发帽
B.手套
C.防异物眼镜
答案:B。手套在操作旋转机械时,很容易被卷入机械中,从而导致手部受伤甚至更严重的事故,护发帽和防异物眼镜在相应情况下是必要的防护装备。
3.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
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
C.向上级报告
答案:B。根据相关安全规定,当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以保障自身安全。
4.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上部
B.中部
C.根部
答案:C。火焰根部是燃料与空气接触发生燃烧的地方,对准根部喷射灭火器,能够有效切断燃烧源,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5.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应首先()。
A.切断电源
B.直接灭火
C.用水灭火
答案:A。切断电源可以防止火势蔓延和触电事故的发生,在切断电源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不能直接用水灭火,因为水可能导电,会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6.安全色中,红色表示()。
A.禁止
B.警告
C.指令
答案:A。红色在安全色中代表禁止、停止的意思,通常用于禁止标志等,以提醒人们注意危险,不得进行相关操作。
7.安全带的正确挂扣方法是()。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平挂平用
答案:B。高挂低用是指将安全带的挂钩挂在高处,人在低处作业,这样在发生坠落时,冲击力会减小,能更好地保障人员安全。
8.下列哪种行为是违章行为()。
A.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B.在禁烟区吸烟
C.遵守操作规程
答案:B。在禁烟区吸烟违反了安全规定,容易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和遵守操作规程是正确的安全行为。
9.火灾发生时,下列逃生方法错误的是()。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乘坐电梯逃生
C.低姿前行
答案:B。火灾发生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等原因停止运行,将人困在电梯内,而且电梯井还可能成为烟火蔓延的通道,非常危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和低姿前行可以减少烟雾的吸入。
10.企业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的三级安全教育是指()。
A.厂级、车间级、班组级
B.国家级、省级、市级
C.一级、二级、三级
答案:A。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制度,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新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11.以下哪种不属于职业病()。
A.尘肺病
B.感冒
C.噪声聋
答案:B。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感冒不属于因职业活动导致的疾病。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系统。
A.TN-S
B.TN-C
C.TT
答案:A。TN-S系统是具有专用保护零线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能有效保障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13.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少于()米。
A.2
B.5
C.10
答案:B。氧气瓶和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少于5米是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相互影响,如爆炸等危险情况。
14.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m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A.2
B.3
C.5
答案:A。根据相关标准规定,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15.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答案:C。行为人了解操作规程却未遵守,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所以应负直接责任。
16.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答案:B。安全标志的四类分别是禁止标志(表示禁止人们的某种行为)、警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和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
17.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立即()。
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B.用手或物品扑打身上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