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2 碰撞与冲突教学实录 人民版必修3.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8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2碰撞与冲突教学实录人民版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中的碰撞与冲突,理解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审美能力。通过课本内容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特色,提升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历史思维:通过分析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碰撞与冲突,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历史分析的能力。
2.增强文化理解: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3.培养审美能力:通过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艺术创造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19世纪以来的历史背景,对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重大事件有所了解。此外,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艺术流派有一定的基础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对文学艺术有较高的兴趣,愿意探索不同时期的文化现象。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文本分析、图像解读等方式获取信息。学习风格上,学生多采用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善于通过讨论和交流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分析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碰撞与冲突时,可能对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在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时,可能缺乏审美鉴赏能力,难以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价值。针对这些困难,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水平。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历史教材《人民版必修3》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
4.教学手段:PPT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提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19世纪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这些重大事件对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碰撞与冲突,看看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学生)好的,老师,我们很期待学习这个专题。
二、新课讲授
1.文学艺术的多元化
(教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特点。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几个这一时期的文学流派吗?
(学生)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
(教师)很好,这些都是19世纪以来的重要文学流派。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以浪漫主义为例,看看这一流派是如何体现碰撞与冲突的。
(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我们了解到浪漫主义强调情感表达,追求个性解放,与传统的古典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现实主义。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批判现实弊端,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学生)了解了,现实主义通过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揭示了社会的不公。
2.艺术风格的演变
(教师)除了文学,我们再来看一下19世纪以来的艺术风格。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吗?
(学生)有梵高、毕加索、莫奈等。
(教师)很好。接下来,我们以梵高的《星夜》为例,分析这一作品如何体现艺术风格的碰撞与冲突。
(学生)通过观察梵高的作品,我们感受到他对色彩和形式的独特处理,与当时流行的印象派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
(教师)确实如此。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毕加索的作品,感受一下立体主义风格的特点。
(学生)立体主义通过将物体分解成几何图形,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3.文学艺术的传播与影响
(教师)除了艺术风格和流派,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还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有社会背景、文化差异、科技进步等。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以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为例,分析这部作品如何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
(学生)通过阅读《双城记》,我们了解到狄更斯对当时英国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人性的探讨。
(教师)确实如此。最后,我们再来看看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学生)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经典作品至今仍被传颂。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
(教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碰撞与冲突的原因有哪些?这些碰撞与冲突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a.社会背景: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重大事件为文学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