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西玉林市容县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5届广西玉林市容县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2的透明溶液:K+、SO42-、Na+、MnO4-
B.使酚酞变红的溶液:Na+、Mg2+、Cl-、NO3-
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K+、NO3-、SO42-
D.c(NO3-)=1.0mol?L-1的溶液:H+、Fe2+、Cl-、SO42-
2、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元素非金属性:Z>Y>X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W
D.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光照时发生置换反应
3、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1,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a(HA)=1×10-6
B.b点c(B+)=c(A-)=c(OH-)=c(H+)
C.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D.c点时,c(A-)/[c(OH-)?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4、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检验久置的Na2SO3粉末是否变质
取样配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B
制备纯净的FeCl2
向含少量FeBr2的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新制氯水,并加入CCl4萃取分液
C
制备银氨溶液
向5mL0.1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NH3?H2O
D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A.A B.B C.C D.D
5、已知A、B、C、D为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四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且D为强电解质(其他相关物质可能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A是共价化合物,则A和D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其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处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
C.若A为非金属单质,则它与Mg反应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2:3
D.若A是金属或非金属单质,则常温下0.1mol/L的D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可能为10-13mol/L
6、已知:A(g)+3B(g)?2C(g)。起始反应物为A和B,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且总物质的量不变,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C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物质的量分数
压强
400℃
450℃
500℃
600℃
20MPa
0.387
0.274
0.189
0.088
30MPa
0.478
0.359
0.260
0.129
40MPa
0.549
0.429
0.322
0.169
A.压强不变,降低温度,A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下、压强下,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可能相同
C.达到平衡时,将C移出体系,正、逆反应速率均将减小
D.为提高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选择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7、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浓HNO3中加入炭粉并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中
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有NO2和CO2产生
B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乙醇
溶液褪色
乙醇具有还原性
C
向稀溴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
水层几乎无色
苯与溴发生了反应
D
向试管底部有少量铜的Cu(NO3)2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铜逐渐溶解
铜可与稀硫酸反应
A.A B.B C.C D.D
8、下列仪器名称不正确的是()
A.烧瓶 B.冷凝管 C.表面皿 D.蒸馏烧瓶
9、已知:p[]=-lg[]。室温下,向0.10mol/LHX溶液中滴加0.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