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中考化学人教版第九和十单元知识点综合测试试卷解析版.docx
化学试卷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中考化学九、十单元综合测试小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化肥不能配成绿植“水培溶液”的是(?????)
A.氯化钾 B.氯化铵 C.硝酸钠 D.磷矿粉
1.D
2.如图是一个一次性加热杯的示意图。当水袋破裂时,水与固体碎块混合,杯内食物温度明显上升。制造此加热杯可选用的固体碎块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2.D
3.某地农田的pH为5.4,以下是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其中最适宜在该农田种植的作物是(???)
作物
茶树
棉花
萝卜
甘草
pH
5.0~5.5
6.0~6.8
7.0~7.5
7.2~8.5
A.?茶树 B.?棉花 C.?萝卜 D.?甘草
3.A
【解析】已知该农田的pH为5.4,在茶树适宜生长的pH范围内,A符合题意。
4.小明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的实践活动中成功制得盐,下列有关利用海水的方法中主要利用了物理变化的是(??)
①海水“晒盐” ②海水“制碱”
③海水淡化 ④从海水中提取镁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A
【解析】海水“晒盐”、海水淡化过程中都伴随着水状态的改变,但均没有新物质生成,故①、③属于物理变化;海水“制碱”过程中生成碳酸钠等新物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中有镁等新物质生成,①、④都发生化学变化,故选A。
5.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5.A
【解析】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大;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液质量减小;浓硫酸和浓盐酸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C不符合题意;烧碱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的俗称,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的俗称,它们均能和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NaOH+CO2?=Na2CO3+H2O,Ca(OH)2+CO2?=CaCO3↓+H2O
???????????????????????????????????????????????????44?????100
通过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氢氧化钠吸收了空气中的CO2,溶液质量增大;氢氧化钙虽然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增加了44),但反应后有CaCO3沉淀生成(减小了100),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故本题答案为A。
6.水和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消毒的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B.?水既可以作溶剂,也可以作反应物
C.?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6.A
【解析】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不是碘的水溶液,A说法错误;水既可以是一种溶剂,也可以作反应物,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B说法正确;地球上的水总储备虽然很大,但大部分是海水,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C说法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利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说法正确。
7.小明为了将烧杯中的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采取的方法可行的是(???)
A.?升高温度 B.?加入氯化钠固体 C.?增加溶剂 D.?加入氯化钠溶液
7.B
【解析】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增加溶剂、加入氯化钠溶液均不能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A、C、D不符合题意;加入氯化钠固体可使不饱和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B符合题意。
8.过氧化氢被称为“绿色氧化剂”,为了便于贮存和运输,工业上常将其转化为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晶体失效的是(????)
A.?氯化钠 B.?石灰水 C.?盐酸 D.?二氧化锰
8.A
9.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异常现象,下列各项对异常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异常现象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
解释
可能是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
可能是滤纸破损
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可能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9.C
【解析】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若温度未达到铁丝的着火点,则铁丝不能燃烧,看不到火星四射现象,A解释合理;过滤时滤纸破损,会使滤液浑浊,B解释合理;测定氧气的含量实验中,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完全消耗,测定结果偏小,C解释不合理;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时,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