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月上天山 教案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5-04-10约1.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月上天山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相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美丽语句并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读。

教学打算

有关天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介绍的资料。

教学课时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去过新疆的天山吗?今日,让我们循着作家碧野的笔触,去感受天山七月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学生自由读文。

三、引导深化学习

1.根据课后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思边批。

要点预设:

作者写了7月天山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如: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这段描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宁静的凉爽世界。不仅宁静,而且充溢朝气。

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是如何详细、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不仅细致视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绽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准确的比方,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哪些想象和比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如:作者把雪峰比方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么美丽!

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

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珠子,那么的美,流露了作者的宠爱之情。)

生动形象的比方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活灵活现,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除了比方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观赏?

(作者用词奇妙,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概。)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特别清晰,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溶化的雪水,最终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这篇课文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觉。由学生自读自批。

2.沟通批读状况。

①小组沟通自己的批读内容。

②对感爱好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

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准确比方;“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很多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

③在全班进行沟通。

可以由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探讨状况,老师赐予确定和激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主阅读观赏,积累佳句。

2.沟通自己的观赏感受。

五、检查生字驾驭的状况

1.同桌互查和全班抽查。

2.书写生字和摘抄美丽词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