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八校下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月考卷)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2025届福建省漳州市八校下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月考卷)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分液的方法可以分离汽油和水B.酒精灯加热试管时须垫石棉网
C.NH3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盛放NaOH溶液的广口瓶,可用玻璃塞
2、常温下,向盛50mL0.100mol·L-1盐酸的两个烧杯中各自匀速滴加50mL的蒸馏水、0.100mol·L-1醋酸铵溶液,测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Ka(CH3COOH)=1.8×10-5,Kb(NH3·H2O)=1.8×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X是盐酸滴加蒸馏水的pH变化图,滴加过程中溶液各种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B.曲线Y上的任意一点溶液中均存在c(CH3COO-)c(NH4+)
C.a点溶液中n(Cl-)+n(CH3COO-)+n(OH)-n(NH4+)=0.01mol
D.b点溶液中水电离的c(H+)是c点的102.37倍
3、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石墨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等量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热量更多
C.从能量角度看,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C(金刚石,s)=C(石墨,s)+QkJQ=E3—E2
4、聚苯胺是一种在充放电过程中具有更优异可逆性的电极材料。Zn一聚苯胺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外电路每通过0.1NA个电子时,锌片的质量减少3.25g
B.充电时,聚苯胺电极的电势低于锌片的电势
C.放电时,混合液中的Cl-向负极移动
D.充电时,聚苯胺电极接电源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5、下列仪器名称为“烧杯”的是()
A.B.C.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B.水分子中O-H键的键能很大,因此水的沸点较高
C.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但Na2O2属于离子化合物
D.1molNH3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4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7、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X元素存在两种气态同素异形体,一种可吸收大气中的紫外线,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Z离子在同周期最简单阴离子中,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沸点一定低于X的氢化物沸点
B.简单离子半径:X>Y>Z
C.X的一种单质和Z的某种化合物都可用于污水的杀菌消毒
D.Y、Z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溶于水,阴、阳离子数目比为3:1
8、“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帛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丝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丝绸制品不宜使用含酶洗衣粉洗涤
B.《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其中的“金”指的是金属,“石”指的是陶瓷、玉石等
C.《考工记》载有“涑帛”的方法,即利用“灰”(草木灰)和“蜃”(贝壳灰)混合加水所得液体来洗涤丝、帛。这种液体能洗涤丝、帛主要是因为其中含有K2CO3
D.《天工开物》记载“人贱者短褐、臬裳,冬以御寒,夏以蔽体,其质造物之所具也。属草木者,为臬、麻、苘、葛……”文中的“臬、麻、苘、葛”属于纤维素
9、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的第150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X与W同周期相邻,四种元素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Z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W的氢化物中常温下均呈气态
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四种元素中,Z原子半径最大
D.Y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存在离子键,也可能存在共价键
10、某学习小组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N2和3molH2合成NH3。恒温下开始反应,并用压力传感器测定压强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压强/MPa
16.80
14.78
13.86
13.27
12.85
12.60
12.6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断地将NH3液化并移走,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B.其它条件不变,在30min时,若压缩容器的体积,N2的平衡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