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_CSTM 00485-202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docx
ICS83.120CCSQ23
团体标准
T/CSTM00485—202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
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Testmethodforflexuralpropertiesoffiberreinforced
polymermatrixcompositelaminates
2022-06-30发布2022-09-30实施
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发布
T/CSTM00485-2022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航空材料领域委员会(CSTM/FC53)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材料与试验团体标准委员会航空材料领域委员会(CSTM/FC53)归口。
I
T/CSTM00485-2022
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性能试验的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条件、试验步骤、试验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弯曲性能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3961纤维增强塑料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B/T396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方法概述
在试验机上对矩形均衡对称薄层合板试样采用三点弯曲方式进行加载,在试样中央或中间部位形成弯曲应力分布场,引发试样弯曲破坏,测试试样弯曲性能。
5试验设备
5.1试验机与测试仪器
试验机和测试仪器应符合GB/T1446的规定。
5.2环境箱
环境箱的温度控制在所规定温度的±3℃范围内,温度均匀度±3℃,经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5.3试验加载装置
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加载头和支座均应采用半径R为5.0mm的圆柱体,硬度满足(40~
45)HRC;表面应精细打磨,不应有凹痕和毛刺,并应去除所有锐边。
1
T/CSTM00485-2022
标引序号说明:
1——加载头;
2——支座;
3——试样;
L——跨距;
R——压头、支座。
图1弯曲试验加载装置示意图
6试样
6.1试样形状和尺寸
试样采用直条形试样,试样的形状如图2所示。标准试样宽度一般为13mm,对于织物增强的纺织复合材料,试样的宽度至少应包括两个单胞。试样的厚度一般大于2mm,推荐标准试样的厚度一般为4mm,在材料研制和出入厂复验中,也可以采用不同厚度的试样进行试验。试样的长度与试验中确定的试验跨距L有关,试验用跨距L通常采用跨距L与试样厚度h的比值即跨厚比(L/h)确定,试样的长度大约比跨距超出20%,推荐的试验跨厚比及试样长度见表1。
图2试样形状
表1推荐试验跨厚比及试样长度
材料类型
跨厚比(L/h)
长度lmm
T300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2:1
40h
T700级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32:1
40h
T800级碳纤维0°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60:1
72h
T800级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
32:1
40h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6:1
20h
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16:1
20h
6.2试样制备2
T/CSTM00485-2022
试样制备应符合GB/T1446的规定。
6.3试样数量
每组至少5个有效试样。
7试验条件
7.1试验环境条件
7.1.1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
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
7.1.2非实验室标准环境条件
7.1.2.1高温试验
首先将环境箱和试验夹具预热到规定的温度,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根试样单独进入环境箱开展试验,采用热电偶监控试样工作段表面的温度。对于干态试样,当试样达到试验温度后,保温(5~10)min开始试验;对于湿态试样,在试样达到试验温度后,保温(2~3)min开始试验。试验中试样温度保持在规定试验温度的±3℃范围内。
7.1.2.2低温(低于零度)试验
首先将环境箱和试验夹具预热到规定的温度,在试验过程中,每一根试样单独进入环境箱开展试验,采用热电偶监控试样工作段表面的温度。对于干态试样,当试样达到试验温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