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安装施工方案.docx
目 录
(1)主要施工方法
(2)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3)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4)劳动力安排计划
(5)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6)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7)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8)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9)施工总进度表或工期网络图
(10)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1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主要施工方法
1、定位测量、施工放样
依据图纸要求测量电线保护管、路灯基础的位置及走向、接地极等具体
位置,并对施工现场X围内的地表下层情况进行了解,如其它市政管线或设
施的存在情况,包括施工时可能影响X围内的情况。根据土质的坚软程度加
上放坡系数操作施工放样,将有关施工测量放线和放样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
查,获得批准后才能正式施工。
2、沟槽开挖
2.1根据图纸及设计变更要求基底标高、 尺寸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机械配
合人工开挖。挖至所需深度,不少挖、超挖。
2.2开挖前应与监理工程师联系,基本弄清地下障碍物(如地下电缆、管
道等)情况,以确保供水、供电、通讯设施等的安全。
2.3按规X要求施工,基础深度允许偏差值不大于 +100mm,-50mm。当土
质原因等造成基础坑深度与设计偏差 +100mm以上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偏
差在+100—+300mm时,采用铺石灌浆处理;偏差超过 +300mm时,超过+300mm
的部分可采用填土、沙石夯实处理,分层夯实厚度不大于 100mm,然后采用铺
石灌浆处理。
2.4地基夯实后复测基底标高,坐标尺寸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2.5电线保护管的沟槽和路灯基础,开挖完工后向监理工程师申报进行隐
蔽工程质量验收。
2.6施工时用标志绳围住施工现场,开挖前用水喷洒现场进行粉尘控制,
避免施工时粉尘飞扬,影响环境。
3、路灯基础
3.1按规X要求施工,基础深度允许偏差值不大于 +100mm,-50mm。当土
质原因等造成基础坑深度与设计偏差 +100mm以上时,应按以下规定处理:
(1)偏差在+100—+300mm时,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2)偏差超过+300mm时,超过+300mm的部分可采用填土、沙石夯实处
理,分层夯实厚度不大于 100mm,然后采用铺石灌浆处理。
3.2施工时基础坑底加填 10cm渣石后再施工基础,灯杆基础按设计图纸
及规X置于原状土上,如遇不良地质土层应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设计
值要求不小于 120MPa。基础施工后周围回填碎石并分层夯实,混凝土为商品
砼C20。基础周围回填应按照道路人行道压实度要求处理。
3.3每个路灯基础配地脚螺栓( M30×4)埋入混凝土中,螺丝端露出地面
70mm,地脚螺栓应去除铁锈,螺纹部分应加以保护,基础法兰螺栓中心分布直
径应与灯杆底座法兰孔中心分布直径一致,偏差应小于± 2mm,螺栓应采用双
螺母和弹簧垫。
3.4浇制基础前必须先排除坑内积水,所支的基础模板尺寸、位置符合要求。PVC进、出线管ф50位于基础中心,高出路面(路灯基础面)30-50mm。
4、电线保护管加工、铺设
4.1PVC电线保护管不应有孔洞、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 弯扁度不大于
管子外径的10%。管子连接采用插接方式,插入深度为管子内径的 1.1-1.8 倍,
在插接面涂胶合剂粘牢密封。
4.2电线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线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 管口进
入的路灯控制箱、路灯基础时应高出基础面 30—50mm。
4.3下管前应对沟底走向尺寸、高程、坡度及基础进行检查,报监理工程
师确认无误后方能进行。
4.4下管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以防损坏,管子不得与沟底沟壁及利物相碰。
4.5电线管应排列平整平顺,接口密封良好,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次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移
20
2
高程
±10
3
平直度
3
4.6
按图纸设计和施工规X进行加固。
5、土方回填
5.1经监理工程师复查(标高测定等)所有隐蔽工程确认合格签字后方可
回填。
5.2电线保护管沟、路灯基础坑回填所采用的土应符合道路路基工程用土
的要求,不含建筑垃圾物和其它废料的素土。
5.3回填时分层填埋,分层夯实,夯实程度应达到原状土实心压实度的 80%
及以上。对适于夯实的土质,用机械夯压,回填土层厚度不得大于 300mm,对
于特殊地段无法采用机械夯实时,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采用人工夯实,人
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 100mm。
5.4回填石渣粉的厚度稍厚于原厚度,夯实。
6、灯具安装
6.1常规照明灯具的效率不低于 60%,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灯具为铝或压铸铝质,防锈性能良好,配件应齐全,无机械损伤、
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等现象。灯具的防护等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