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知识普及杨》课件.ppt
医疗知识普及课程全面系统讲解医学知识
课程概述课程目标普及基本医疗知识,培养健康意识课程内容基础医学、常见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学习方法
第一部分:基础医学知识人体结构了解主要器官系统生理功能掌握身体各部位作用平衡机制认识人体自我调节能力
人体结构概览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网络呼吸系统肺部和气道消化系统胃肠道和消化腺神经系统大脑和神经网络内分泌系统各类腺体和激素
循环系统心脏结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瓣膜系统: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血液循环体循环:向全身输送氧气和营养肺循环:血液在肺部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上呼吸道鼻腔、咽喉,过滤和加温空气气管和支气管空气通道,分布至肺部各区域肺泡气体交换单位,氧气进入血液
消化系统口腔食物机械性破碎,唾液消化开始食道蠕动将食物送入胃部3胃分泌胃酸,初步化学消化4小肠主要营养吸收场所大肠水分吸收,形成粪便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大脑:思维、情感、记忆中心脊髓:反射中心,传导通路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连接大脑与感觉器官脊神经:连接脊髓与身体其他部位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应激反应,兴奋状态副交感神经:休息与消化状态
内分泌系统甲状腺调节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胰腺产生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肾上腺分泌应激激素和矿物质激素
免疫系统抗体针对特定病原体的防御蛋白白细胞免疫系统的主要战斗细胞淋巴组织免疫细胞储存和集中场所
第二部分:常见疾病及预防疾病认知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表现风险评估识别个人健康风险因素预防措施掌握有效预防疾病的方法及时治疗了解基本治疗原则
心血管疾病50%可预防心血管疾病死亡多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1号致死原因心血管疾病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2.5亿高血压患者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接近全球1/5
心血管疾病预防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果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避免烟草危害,适量饮酒定期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呼吸系统疾病疾病名称主要症状危险因素支气管炎咳嗽、痰多、胸闷吸烟、空气污染肺炎高热、咳嗽、呼吸困难细菌/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哮喘喘息、胸闷、呼吸困难过敏原、遗传因素慢阻肺进行性呼吸困难、慢性咳嗽长期吸烟、职业暴露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戒烟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首要可避免危险因素空气质量管理避免污染环境,使用空气净化器接种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对高危人群重要防护措施雾霾天戴口罩,流行季节避免人群聚集
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症状:上腹痛、反酸、饭后不适原因: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精神压力结肠炎症状:腹痛、腹泻、便血原因:细菌感染、食物过敏、自身免疫问题脂肪肝症状:多无明显症状,可有肝区不适原因:酒精摄入过多、高脂高糖饮食、代谢紊乱
消化系统疾病预防保持规律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过度饮酒,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饭后不宜立即剧烈运动,适当散步有益
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脑卒中癫痫
神经系统疾病预防大脑训练定期进行认知训练和思维活动神经营养饮食摄入富含欧米加3脂肪酸和抗氧化物食物压力管理学习放松技巧,保持心理健康
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或利用障碍,血糖升高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甲状腺疾病甲亢:代谢亢进,心悸、多汗、消瘦甲减:代谢减慢,怕冷、乏力、浮肿肾上腺疾病库欣综合征:皮质醇过多,中心性肥胖肾上腺功能减退:乏力、低血压、色素沉着
内分泌系统疾病预防血糖监测定期检测空腹血糖有家族史人群每年检查控制体重,监测腰围甲状腺保护补充适量碘元素避免辐射暴露定期触诊甲状腺
常见传染病流感症状:高热、全身酸痛、咳嗽传播:飞沫、接触传播肝炎症状:乏力、黄疸、肝区不适传播:血液、体液、食物传播(依不同类型)肺结核症状:咳嗽、咯血、低热、盗汗传播:呼吸道飞沫传播
传染病预防个人卫生勤洗手,特别是进食前和如厕后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不共用个人物品如毛巾、牙刷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高风险人群考虑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出国前查询目的地推荐疫苗环境卫生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通风食物充分烹饪,生熟分开防止蚊虫叮咬,消灭病媒生物
第三部分:健康生活方式心理平衡保持积极心态社交健康维持良好人际关系充足休息保证睡眠质量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均衡饮食多样化营养摄入
合理饮食谷物类每天250-400克,最好粗细搭配蔬菜水果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肉蛋奶鱼禽肉类120-200克,奶类300克,蛋类40-50克油脂坚果烹调油25-30克,坚果10克
规律运动
充足睡眠1睡眠周期一个完整睡眠周期约90分钟,包含浅睡、深睡和快速眼动期2睡眠时长成人每晚需要7-8小时睡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长时间3睡眠质量高质量睡眠比单纯延长睡眠时间更重要4睡眠习惯固定作息时间,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压力管理识别压力源辨认引起压力的具体因素分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