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软件工程培养方案(3篇).docx
第1篇
一、培养目标
南邮软件工程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软件开发团队的工作模式。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新技术,适应软件行业的发展。
二、培养规格
1.学制:四年制本科。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4.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体育等。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导论等。
3.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架构设计、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等。
4.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
5.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网络安全、软件工程案例分析等。
四、实践教学
1.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软件开发流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软件项目。
五、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毕业要求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具备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软件开发团队的工作模式。
4.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学习新技术,适应软件行业的发展。
5.毕业论文(设计)合格,达到毕业要求。
七、就业方向
南邮软件工程毕业生可在以下领域就业:
1.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2.互联网企业:从事网站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处理等工作。
3.金融机构:从事金融软件研发、网络安全等工作。
4.政府部门:从事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
5.教育机构: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
八、结语
南邮软件工程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旨在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通过本培养方案的实施,相信南邮软件工程毕业生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计算机科学基础和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熟悉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够进行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
4.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软件开发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的要求。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跟踪国内外软件工程领域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二、培养规格
1.学制:四年制本科
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3.掌握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工具;
(3)具备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维护的能力;
(4)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体系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