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江苏省宜兴市第一次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14约1.01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宜兴市初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2025.04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

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十二章》)

②,悠悠我心。(《子衿》)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⑥面对人生的风雨,我们要“任由雨骤风狂,依然放声吟咏,从容慢行”,就如苏轼

《定风波》中“,”一样。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初三语文试卷共8页第1页——

①暮秋的葡萄园笼罩在慷kǎi()的晨光里,藤蔓上垂着紫玉般的果实,细密的

露珠折射出碎钻般的光晕。爷爷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托起一串沉甸甸的葡萄,深紫色果皮

上凝结的糖霜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教人望着便。

②穿粗布围裙的奶奶抱着柳条筐穿梭藤架间,

③忙碌了一天,晚归的鸟群轻盈()地掠过葡萄园,袅袅的炊烟似乎还在留恋瓦

檐,晚霞将丰收的谦xùn()写满天空。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轻盈()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慷kǎi()谦xùn()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可歌可泣B.心旷神怡C.妙手偶得D.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填入上文第②段横线上,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羽翼掠过缀满果实的藤蔓时

②她的笑声惊起一群白腰文鸟

③惊醒了正在搬运松子的红蚁

④几粒熟透的葡萄应声坠入草丛

⑤发梢沾着蛛网般的银丝

A.②①④⑤③B.④③②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⑤②①④③

3.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宜同学想了解鲁迅的童年,语文老师推荐他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一阵春雨后,山上的翠竹挂满了水珠,如出汗一般,小兴高兴地说道:“这是汗

青。”

C.小宜想了解唐朝时期的散文的特点,就去书店买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初三语文试卷共8页第2页——

D.小兴特别喜欢宋词中婉转和谐、圆润清丽的婉约派词,就去书店买了李清照的词集。

4.综合性学习(7分)

学校准备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1)请你拟写一条鼓励青少年弘扬传统文化的标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

过20字。(3分)

答: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调查统计表得出的结论。(2分)

关于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程度的调查统计表

所占比例调查内容

喜欢认同一般了解不了解不喜欢

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35.28%58.18%6.54%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16.78%61.37%21.85%

传统道德观(如仁爱、诚信、重孝、廉耻等)17.72%69.09%13.19%

答:

(3)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给中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答:

二、阅读与鉴赏(63分)

(一)(22分)

【甲】

——初三语文试卷共8页第3页——

少年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①急,单于寇井陉②。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③。

【注】①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②井陉:今河北井陉县。③燕山铭:

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后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乙】

昌龄,字少伯,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辞①,迁校书郎。后

以不护细行②,贬龙标尉。以刀火之际③,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④所忌而杀。

后张镐⑤按军河南晓愆期⑥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乎。”晓大惭沮。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与文士王之涣、

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有诗集五卷,又述作诗格律、境思、体例,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