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增材制造 3D打印刀盘设计技术规范.pdf

发布:2025-04-10约5.71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35.240.60

UNSPSC43.21.21

CCSR07

团体标准

T/UNPXXXX—XXXX

增材制造3D打印刀盘设计技术规范

点击此处添加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

(草案)

(本草案完成时间:)

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  发布

T/UNPXXXX—XXXX

增材制造3D打印刀盘设计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增材制造(3D打印)刀盘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检验及标识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切削加工领域的高精度、轻量化刀盘设计与制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0863增材制造术语

GB/T35464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粉末床熔融成型工艺规范

GB/T35466增材制造金属制件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GB/T35467增材制造金属制件表面质量要求

GB/T35468增材制造金属制件尺寸精度和几何公差

GB/T35469增材制造金属制件后处理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2086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

通过逐层堆积材料制造三维实体的技术,包括SLM(选择性激光熔化)、FDM(熔融沉积成型)等工

艺。

刀盘cutterhead

用于安装切削刀具的旋转部件,需具备高强度、耐磨性和动平衡性能。

拓扑优化topologyoptimization

通过算法优化结构设计,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减轻重量。

4设计原则

功能性原则

刀盘设计应满足切削力传递、散热性能和刀具安装精度要求。

轻量化原则

采用蜂窝结构、桁架结构等轻量化设计,质量减少不应小于20%(与传统工艺相比)。

可制造性原则

4.3.1最小特征尺寸0.3mm。

4.3.2支撑结构设计符合增材制造工艺要求。

4.3.3粉末残留清除通道设计。

1

T/UNPXXXX—XXXX

成本效益原则

材料利用率不应小于60%,制造周期缩短不应小于30%。

5设计要求

材料选择

5.1.1基体材料:符合GB/T35464的马氏体不锈钢(如174PH)或钛合金(如Ti6Al4V)

5.1.2粉末粒度:15μm~53μm(按GB/T35464规定)

结构设计

5.2.1刀盘的强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a)屈服强度≥1000MPa;

b)疲劳强度≥500MPa(10⁷循环次数)。

5.2.2散热设计

5.2.3冷却通道直径≥2mm

5.2.4通道表面粗糙度Ra≤6.3μm

5.2.5动平衡要求

最大允许不平衡量:ISO1940中的G6.3级(按)

尺寸精度

线性尺寸公差:±0.1mm(按G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