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眼镜验光员三级考试题(附参考答案).docx

发布:2025-04-13约1.08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眼镜验光员三级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

1.偏振平衡视标检测,诉上排视标较下排视标清晰,说明()。

A、左眼近视过矫远视欠矫

B、右眼近视过矫远视欠矫

C、双眼正矫

D、双眼矫正平衡

正确答案:B

2.双焦眼镜的近用光心距是测定双()的间距。

A、镜圈下缘最低点

B、近光学中心

C、子片顶点

D、子片右缘

正确答案:D

3.双眼显示交叉性复视,诊断为()。

A、上隐斜

B、旋转隐斜

C、外隐斜

D、内隐斜

正确答案:C

4.利用气流接触眼球来测定眼压,避免了使用接触眼压计可能引起的()。

A、球壁硬度的影响

B、误差

C、交叉感染

D、恐惧心理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利用气流接触眼球来测定眼压,避免了使用接触眼压计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因为接触眼压计与眼球直接接触,如果消毒不严格容易导致交叉感染,而气流眼压计不存在这个问题。

5.对称设计的渐变焦眼镜特点为()。

A、分为左、右眼镜片

B、对双眼像差区的对应位点进行平衡处理

C、可以改善了视线斜交镜片时的视觉效果

D、没有眼别的差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对称设计的渐变焦眼镜没有眼别的差异,是其特点之一。选项A只是渐变焦眼镜的基本分类;选项B平衡处理双眼像差区对应位点不是对称设计的特点;选项C改善视线斜交镜片时视觉效果不是对称设计的主要特点。

6.瞳高尺法定量瞳高由镜圈的高度决定,镜圈高度为30.mm,瞳高取()。

A、15.mm

B、10.mm

C、19.mm

D、25.mm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镜圈高度为30mm,瞳高一般取镜圈高度的2/3左右,30×2/3=20mm,所以瞳高应大于19mm,故答案选[C]。

7.偏振红绿视标检测,诉绿3.视标红6.视标清晰,下一步调整方法为()。

A、右眼减少-0..25.D

B、左眼减少-0..25.D

C、右眼增加-0..25.D

D、左眼增加-0..25.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偏振红绿视标检测中绿视标清晰、红视标清晰时,说明近视欠矫或远视过矫。绿视标清晰提示左眼需要更多矫正,所以应给左眼增加正镜度数,即减少负镜度数-0.25D。

8.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眼镜见到出血斑、硬性渗出和()等。

A、骨细胞形色素沉着

B、视盘呈蜡黄色萎缩

C、微血管瘤

D、樱桃红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检眼镜下可见微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等。视盘呈蜡黄色萎缩多见于青光眼晚期等;樱桃红斑常见于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等;骨细胞形色素沉着多见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9.旋转棱镜正确的刻度和游标的描述为:()。

A、刻度位于外环游标位于内环

B、刻度和游标位于内环

C、刻度和游标位于外环

D、刻度位于内环游标位于外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旋转棱镜刻度位于外环游标位于内环。这样的设计方便使用者通过观察外环刻度和内环游标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准确读取角度等测量数据。

10.渐变焦眼镜指导配戴的项目包括()。

A、观察配镜十字的位置

B、训练转动头位代偿眼位转动

C、判断近阅读视野范围

D、判断全程视力连续性

正确答案:B

11.渐变焦眼镜配适评估的项目包括()。

A、判断全程视力连续性

B、训练转动头位代偿眼位转动

C、告知随访时间

D、告知适应期

正确答案:A

12.近距离VonGraefe法检测,检测棱镜底向上5.△视标对齐,诊为()。

A、RH5.△

B、RH5.△

C、LH5.△

D、LH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近距离VonGraefe法检测时,检测棱镜底向上5.△视标对齐,说明被检眼外斜,诊为外隐斜,外隐斜近距离水平眼位记录为LH,所以诊为LH5.△。

13.超过40.岁后,在视近时眼的储备调节已逐渐不足眼调节幅度的(),就会逐渐发生视近困难。

A、1./2.

B、1./3.

C、1./4.

D、1./5.

正确答案:A

14.试片柱镜的矫正焦度适量时,交叉柱镜的负柱镜轴向与柱镜试片的轴向重合时,被测眼感到比放置前()。

A、清晰

B、不变

C、明亮

D、模糊

正确答案:D

15.史氏光锥的最小弥散圆位于()。

A、位于光锥前1./3.处

B、靠近前焦线

C、靠近后焦线

D、前后焦线中点

正确答案:B

16.远距离内隐斜10.△,聚散力测定结果为远BI:×/21./6.,根据1.:1.准则棱镜参考值为远距离()△。

A、2.

B、4.

C、6.

D、8.

正确答案:A

17.聚散需求的计算公式中,近注视距离d为注视点至()的距离。

A、视网膜黄斑

B、角膜顶点

C、眼镜后顶点

D、回旋点

正确答案:D

18.客观处方:-0..25.+0..75.×90.,首先应置入()。

A、-0..25.球镜

B、+0..5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