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与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的区别.pptx
降钙素与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的区别202X汇报人:时间:
目录作用机制01.临床应用02.不良反应03.
PART作用机制01
010302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钙素是一种钙调节激素,能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受体,使细胞内钙离子转入线粒体,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降钙素还可抑制大单核细胞转变为破骨细胞,从而减少骨吸收。促进成骨细胞活性降钙素能间接调节成骨细胞活性并促使其增生,促进骨形成。
这一机制有助于增加骨量,改善骨微结构。镇痛作用降钙素可抑制中枢疼痛介质的释放,阻止其受体,增加β-脑啡肽释放以及对下丘脑的直接作用。
因此,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疼痛和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明显缓解作用。降钙素
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双膦酸盐与骨骼羟磷灰石的亲和力高,能够特异性结合到骨重建活跃的骨表面,抑制破骨细胞功能。
它可减少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发育和募集,并促进破骨细胞凋亡,从而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影响骨形成双膦酸盐类药物常会减少骨形成,这可能是抑制骨质吸收的间接影响。
在正常的骨重塑中,骨质吸收和形成相互关联,骨质吸收减少时骨形成也减少。促进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双膦酸盐可促进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从而抑制骨吸收。
这一机制有助于维持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双膦酸盐
PART临床应用02
STEP.01STEP.02STEP.03适用人群适用于骨质疏松性疼痛和不宜用激素替代治疗、骨密度低、有骨折史的骨质疏松患者。
对于急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所致疼痛的患者,可短期使用降钙素。疗程由于长期使用降钙素与恶性肿瘤风险轻微增加相关,所以降钙素连续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月。
在使用降钙素3个月后,可考虑序贯使用其他抗骨吸收药物。效果临床研究显示,降钙素可有效缓解骨痛,对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有显著疗效。
降钙素能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风险,但其抗骨质疏松作用较双膦酸盐类药物弱。降钙素
适用人群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适用于经骨密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对于已经发生过椎体和髋部等部位脆性骨折者,以及骨量减少但具有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双膦酸盐也是首选药物。疗程口服双膦酸盐治疗5年后或静脉注射治疗3年后,可考虑进入药物假期。
药物假期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制定。效果双膦酸盐能有效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髋部及非椎体骨折的风险。
不同双膦酸盐抑制骨吸收的效力存在明显差别,因此临床上不同双膦酸盐药物的使用剂量及用法也有所差异。010203双膦酸盐
PART不良反应03
常见不良反应少数患者使用降钙素后可能出现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
偶有过敏现象,如支气管痉挛、舌或喉水肿和全身性过敏反应。长期使用风险长期使用鲑降钙素口服或鼻喷剂型与恶性肿瘤风险轻微增加相关。
但无法肯定该药物与恶性肿瘤间的确切关系。降钙素
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如上腹不适、腹胀、反酸等。
部分患者首次口服或静脉输注双膦酸盐后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骨痛、肌痛等“类流感样”症状。常见不良反应01可能导致肾毒性,进入血液的双膦酸盐类药物约60%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双膦酸盐相关的颌骨坏死罕见,但骨质疏松症患者颌骨坏死的发病率略高于正常人群。罕见不良反应02长期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可能导致非典型性股骨骨折。
一旦发生非典型性股骨骨折,应立即停用双膦酸盐等骨吸收抑制剂。长期使用风险03双膦酸盐
谢谢大家202X汇报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