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考察报告范文.pdf

发布:2021-11-07约5.3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考察报告范文 根据学校安排,我们于 XX 年 7 月 3 日至 13 日在南京、 苏州、上海等地进行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 好机会,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理论与实际的差别,更好的领 略建筑艺术的魅力。我们把艺术的享受掺和于日常生活之中, 并在所有的用品、衣着乃至食品中引入了美工设计,然而, 我们周围的建筑,建筑的艺术的渊源却很少为人所察觉。所 以了解建筑并发扬是我们必须做的。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有了解一般商业与民用建筑的设 计协调 ; 了解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分类及功能作用等 ; 了解建筑物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的设计手法 ; 了解城市总体与 建筑单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的 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逛游古董金陵,感受千年文化 ——记南京建筑调研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 “六朝古都”之称。古老身后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们。 7 月 3 日晚,我们乘坐火车向南京古城进发,一路上的欢声笑语 掩饰不住我们激动的心情。 7 月 4 日我们先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它是为纪 念 1937 年 12 月 13 日我国 30 万同胞而设计修建的。该馆注 重以灰白色大理石为主要建筑基调的体现,构成了一部由石 头垒成的史书,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在环境建设上,突出 渲染了南京大屠杀的主题氛围。 7 月 5 日我们瞻仰了伟人陵墓—中山陵,中山陵依山而 筑,坐北朝南, 岗峦前列, 屏障后峙, 气势磅礴, 雄伟壮观。 其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 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墓地全局呈 警钟 形图案,我们在通往后花园的途中认真的 研究了设计者的设计构思 ( 展示图 ) 。 7 月 6 日,来到南京城,我们仰慕他的千年文化,瞻仰 烈士遗迹,走进这庄严的圣地,我们不敢高声语,恐惊圣贤 魂,认真的拜读雨花台的每一个展厅,展图。在庄严的烈士 陵园我们感受着千年文化的凝重,但在东南大学我们却能看 到千年文化的积淀,树枝的庞大,建筑的古老无不彰显着南 京城的过去,内涵。 7 月 7 日,在南京的最后一天我们再次认真的领略南京 夫子庙文化。入口的古牌坊,高挂的状元楼,深深地乌衣 巷……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 姓家”。热闹的秦淮河畔,繁华的夫子庙会,夹杂着现代的 大都市气息,显得热闹非凡。 对于南京,我认为不仅雄伟的建筑能代表它的巨大发展, 古老的亭台楼榭也不能全部象征它的千年文明,然而恰恰是 因为那路旁的古老的法国泡桐,以平和却坚定的姿态完美地 嵌入了这个城市,仿佛也要为证明这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名城 而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夜晚在路灯的照耀下,树木投下斑 驳的影子,将两旁的院落烘托出一种深宅大院的幽深氛围, 会给我们一份走在历史中的错觉,仿佛几千年的夕阳野草, 桨声灯影,都沉淀在身边一片片暗夜里的绿叶中。 追寻城市足迹,踏访世界名园 ——记苏州建筑调研 苏州,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 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别称。苏州是全国首批 24 个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隋文帝开皇九年 ( 公元 589 年 ) 始定名为 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沿称至今。这里素来以山水 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 林甲江南”的美称。 7 月 8 日中午,我们乘坐大巴奔赴姑苏 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目的地。队员们主要以实地 考察、口头调查、走访当地群众、游客及相关名胜等形式展 开对姑苏城的城市发展足迹进行了调研。我们咨询了当地的 游客,旅店的服务生等,他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苏州城的发 展历史以及现存的世界名园,并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