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 模块综合检测(二)新人教版必修4.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块综合检测(二)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卷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1.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
A.哲学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B.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解析:A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说明哲学智慧源于生活实践,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观点错误,C项观点片面。
2.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 B.
C. D.
解析:A 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宇宙并非上帝所造”,说明自然界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自身规律,自然界是客观的,不是由上帝创造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符合题意。“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说明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符合题意。说法不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与题意不符。
3.战国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异常复杂,不同阶级和阶层在是否治理国家、如何统一天下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儒、墨、道、法诸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上述材料充分说明( )
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 哲学的内容虽是虚幻的东西,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哲学思想是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
A. B.
C. D.
解析:A 诸子百家的思想都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应选。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正确且符合题意。错误,哲学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且有正误之分。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A 本题考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人民法院之所以规定,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是因为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A项符合题意。B项说法不对,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C、D两项都正确,但均不符合题意。
5.“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的,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一命题( )
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B.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C.夸大了相对静止,是绝对静止论
D.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解析:D 运动和静止是一对矛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是命题的中心思想,因此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不符合命题的含义。本题正确答案应为D项。
6.为什么有人唱歌不着调?研究表明,音调的处理一般是由大脑右颞区控制的(此区域有区分旋律、音调及间隔信息的功能),正常的次级听觉皮层会处理音调的变化并操控正确的语音语调。而最近的节奏分辨的试验,双颞区和神经运动区的互联动缺乏极可能是致使先天或后天失歌症产生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
A.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解析:C 本题考查意识是人脑的机能。A项揭示了意识的能动作用,不符合题意。B项说明了意识的内容,题干没有体现。材料强调的是人的大脑对意识产生的作用,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C项符合题意。D项强调的是意识活动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7.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缓解北京市区交通拥堵第六阶段工作方案》,据《方案》通报,由于轨道交通、城市路网尚未建成,而机动车数量和出行量持续上涨,北京仍面临严峻拥堵压力,今年年底前,北京将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研究调整北京各级党政机关的上下班时间。北京市的这一举措( )
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 体现了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客观适应主观需要 如实地反映了北京的客观实际
A. B.
C. D.
解析:C 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的实际,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做到了。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8. 2017年1月中央经济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