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ppt

发布:2017-09-05约2.54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法律关系中 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 的概念,权利和义务是由法律确定的。 法律关系中权利的概念 权利表示权利享有者按法律的规定具有 自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 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和资格。 权利享有者可以在其权力范围内自行决 定如何 行为。法律条文 通常 以有什么权利 或有权、可以、允许做什么来表达。 一方享有权利就意味着还存在承担义务 的另一方。 法律关系中义务的概念 义务表示义务承担者必须履行法律规定 的责任。 义务可分为作为的义务和不作为的义务。 可作为的义务在法律条文上通常以有什 么义务或必须、应当做什么来表达。 不作为的义务以禁止、不准、不得做什 么来表达。 法律关系中义务的概念(续) 义务是由法律规定作为法律关系主 体即义务主体或承担义务人应这样行为 或不这样行为的一种约束或限制。 对义务没有选择的自由,应做的不 能不做,禁止的不能去做。 违法行为 广义的违法行为(也称违法),是 指所有违反法律的行为,包括犯罪行 为和狭义的违法行为。 狭义的违法行为包括民事侵权行 为和行政侵权行为,指除犯罪外所有 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权、财产权、政治 权利、精神权利或知识产权的行为。 犯罪 犯罪由刑法明文规定,是一种危害 社会已经达到触犯刑法的程度,并且是 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 犯罪的基本特征 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1.社会危害性; 2.刑事违法性; 3.刑罚惩罚性。 社会危害性 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 为。 社会危害性是一切违法行为(包 括犯罪行为)的共性特征。 刑事违法性 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即具 有刑事违法性。只有当危害社会的行为 触犯刑法的时候才构成犯罪。 刑罚惩罚性 犯罪是应受刑法惩罚的行为。 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则是 犯罪的法律后果。 违法与犯罪的区别 违法具有较为宽广的涵义,包括触犯刑 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也包括民事违法、行政 违法、经济违法和治安管理上的违法行为。 只有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 法性和刑罚惩罚性时,这种行为才能被认为 是犯罪。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部 分,其社会危害性程度要重于一般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 1.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2.违法行为的客体; 3.违法行为的主体; 4.违法行为的主观方面。 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 违法行为的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违 反法律规定,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或没有履行法定的义务去实施法律规定 其应作出的行为。 违法行为的客体 违法行为的客体是指被违法行为侵 害的法律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违法行为的主体 违法行为的主体是指实施违法行为 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公民作为违 法的主体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和具有法定 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的人。 违法的主观方面 违法的主观方面是指违法主体对其实施违 法行为时所具有的心态。这种心态也称主观上 的过错,一般分为故意和过失。 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 生。 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 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 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避免,以致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即疏忽的过失和自信的过失。 安全生产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广义的法律责任即法律义务。 狭义的法律责任指违法者实施违法行 为所必须承担的具有法律强制性的责任。 法律责任是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 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执行的。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是指狭 义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续) 1.民事责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