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功能性便秘中医临床特色护理.docx

发布:2024-01-27约1.11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功能性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是消化道常见的症状之一,以粪质干而少、排便时费力,或粪块潴留在直肠壶腹内不能排净,或合并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结肠、直肠及肛门功能异常,排除结直肠肛门病变、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结直肠结构异常、药物等医源性因素所导致的慢性便秘,称为慢性功能性便秘(chronicfunctionalconstipation,CFC)。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精神心理、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CFC已成为严重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等发生密切相关。CFC分为慢传输型便秘(STC)、出口梗阻型便秘(OOC)和混合型便秘(MC)。

【文献研究】

一、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护理常规

(一)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导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精神心理因素相关知识,告之抑郁和焦虑是功能性便秘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抑郁和紧张情绪可影响排便反射,促使便秘发生;同时,心理障碍,尤其是焦虑,可增加盆底肌群的紧张度,导致排便时肛门直肠矛盾运动,引起便秘。

护理人员要稳定患者情绪,解除其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使之保持轻松、乐观、平和的心理,缓解便秘和不适;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二)饮食护理

指导并协助患者安排三餐,定时定量,注意粗细搭配,适量增加谷类、干豆类、粗粮,酌情食用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如苦瓜、芹菜、燕麦、蒜苗、菠菜、萝卜、丝瓜、苹果、香蕉、梨等,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之品。每日饮水2000~3000mL,清晨可空腹服蜂蜜水(蜂蜜2汤匙)或盐开水300~400mL。指导患者饮水技巧,饮水宜大口多量,300~400mL分2~3次饮尽。

(三)排便习惯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即无论有无便意,每天均应定时排便,排便时注意力集中,避免在厕所看书报、抽烟或思考问题,排便最佳时间是早餐前后,排便时要抓紧时间,尽快结束,蹲厕时间一般10~20分钟为宜;训练患者排便动作,使肛门收缩放松、再收缩再放松,锻炼肛提肌的张力。

(四)运动指导

指导患者参加适当体育运动,如体操、太极拳等;坚持早晚饭后行走30~60分钟,保持站立位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次,然后左右转动腰骶部,上床睡觉前进行下蹲运动10次。

(五)腹部按摩指导

患者自行或护理人员协助进行有效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腿稍屈曲,膝下放垫,两手重叠环形按摩腹部,从右下腹向上方推按至右肋下,接着在脐上横过腹部至左下腹做深慢的揉按,然后推至原处为1圈,每日1~2次,每次20~30圈。

(六)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严格按医嘱定时定量用药,避免滥用刺激性泻药,因其长期使用可造成肠胃生态紊乱、肠动力下降,导致药物性便秘,甚至可诱发心、肾功能不全等。用药应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清晨或睡前口服,直至疗效满意;建立起规律后,用药剂量、服药次数逐渐减少,可两日一服或三日一服,至逐渐停药,给肠道适应的过程。可以使用的缓泻药物如麻仁丸、液体石蜡、甘油等,还可用番泻叶沏水当茶饮及中草药煎服,但不可长期使用。对服用药物导致便秘者则应遵医嘱改变药物或停药,必要时温盐水1000mL灌肠或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

(七)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便秘对人体的危害,如引起痔疮、腹部疝、结肠癌、老年痴呆,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等;讲解养成定时排便、预防便秘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解释长期应用泻药通便的危害性,如产生依赖性、导致肠蠕动反应降低并使肠道失去张力、自主排便反射减弱加重便秘等,使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CFC的相关疾病知识与自我调护方法。

二、中医学对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中医古代文献虽然没有有本病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的“后不利”“阴结”“阳结”“脾约”“结燥”“秘”等。

(一)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对本病病因的认识有胃肠积热、气机郁滞、气血阴津亏虚、阴寒凝滞等诸多观点;其病机为大肠传导失司。

1.胃肠积热?素体阳盛或热病之后,热邪客扰胃府,邪热羁留;或肺热肺燥,下移大肠,壅滞胃肠;或肆食醇酒厚味、过食辛辣、过服热药,酿生湿热,均可导致耗伤津液,肠道干涩,粪便干燥,难于排出,即所谓“热秘”。《景岳全书·秘结》云:“阳结证,必因邪火有余,以至津液干燥。”

2.气机郁滞?忧愁思虑,脾伤气结;或抑郁恼怒,肝气郁结;或久坐少动,胃肠郁滞,或手术外伤,损伤胃肠,或肺失宣降,气机壅滞,均可导致腑气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不得下行,或欲便不出,或出而不畅,或大便干结,而成“气秘”。

3.气血阴津亏虚?劳倦、饮食内伤脾胃,生化不足;或病后产后,亡血失精;或年高体衰,阴津渐衰,均可导致阴亏血少,血虚则大肠不荣,阴亏则大肠干涩,大便干结、便下困难而形成“气虚秘”“血虚秘”。

4.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