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哈工大供热工程第十章.ppt

发布:2015-12-24约4.68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供热工程 第十章 热水供热系统的水力工况 概述 工况:工作状况,泛指流量、压力 水力失调:热水供热系统中各热用户实际流量与要求流量的不一致性。 水力失调度x表达式:x=VS/Vg (10-1) 式中 vs-实际流量 vg-规定流量 水力失调产生原因: 设计 各管段阻力不平衡 初调节 各分支线阀门调整不佳 运行 某一用户工况变化 本章内容:论述水力工况计算方法;分析工况变化规律及影响;研究改善水力失调的方法 10-1热水网路水力工况计算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公式 ?P=R(L+Ld)=SV2 Pa S=R(L+Ld)/V2 R=6.88×10-3K0.25/ρd5.25代入上式,得出: S=6.88×10-3K0.25G2(L+Ld) /ρd5.25V2 Pa/(m3/h)2 (10-2) 式中 ?P-网路计算管段的压降,Pa; V-网路计算管段的水流量,m3/h, S-网路计算管段的阻力数,Pa/(m3/h)2,它代表管 段通过lm3/h水流量时的压降; R-网路计算管段的比摩阻,Pa/m; L、Ld-网路计算管段的长度和局部阻力当量长度,m。 从(10-2)式可以看到: 在管内水温一定(ρ一定)时,管段的阻力数S只与管道自身条件有关,而与热媒流量G和压降?P无关。 串联管段阻力数SC Sc=S1+S2+S3 (10-2) 并联管段 =a1 +a2 + a3 (10-3) 并联管段的流量比 (10-4) 式中 a-管段的通导数 二、工况变动后流量计算 1.图解法 首先画出正常工况条件下循环水泵的 H2 ?H 特性曲线和网路的特性曲线,其交点 H1 应是正常工况下水泵的工作点。工况 变化后,画出变工况的网路特性曲线, 其与水泵特性线的焦点即为新的工作点 G2 G1 图中G2、H2是原始工况下的流量和扬程 G1、H1是工况变化后的流量和扬程, ?H =网路阀门的节流损失? 2.计算法 (1)依正常工况的G、?P求出各管段以及总阻力数S1 S2 ..S。 (2)按变工况条件及管段连接方式求出变工况后总阻力数S′ (3)求出变工况后总流量V(近似认为?P 不变) (4)按管段流量分配关系确定变工况后各管段流量V1′、 V2′、 V3′… 10-2 热水网路水力工况分析 一、失调的几个概念 一 致 失 调: 各热用户水力失调度都满足x1(或x1)的水力失调(流量一致增加或一致减小) 一 致 等 比失调: 各热用户水力失调度都相等的水力失调 一致不等比失调: 各热用户水力失调度不相等的水力失调 不 一 致 失 调: 各热用户水力失调度有的x1有的x1的水力失调(流量有的增加有的减小的水力失调) 二、工况分析 1.阀门A节流(阀门A关小) Ld增大,S增大。?P 不变,G减小, 干线水压线变平缓,始端 有一局部陡降。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用户?P减小而 S不变,用户流量G均减小,是一致 等比失调。 变化后的水压线如图中红线所示。 3.阀门C关闭 阀门c关闭,Ld增大,S增大。 ?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