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试题 .pdf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填空题]
1新闻报道要坚持客观性原则,就不能有倾向性。
参考答案:错误。(3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指新闻工作者以客观事物
为反映对象,以客观叙述为反映手段的一种工作规范,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
面。(3分)内容的客观,指新闻事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形式上的客观,指新
闻的倾向性是通过新闻事实的逻辑力量显现的。报道者善于寓褒贬于客观叙述
之中,而不随意加以主观的解释。(3分)客观和倾向并不矛盾,新闻报道者
的立场和倾向性,应该通过对新闻事实及新闻表述的选择和组织、来显示,对
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实事求是的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鲜明地表达报道
者的立场和观点。
[填空题]
2党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的最大绊脚石。
参考答案:错误。(3分)新闻工作的党性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在思想上,要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在政治
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在组织
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6分)新
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是新闻改革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证。我们新闻改革的
最终目的是强化新闻媒体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性质,成为党和人民
掌握得更加得心应手,更有战斗力的舆论工具。这是新闻改革必须坚持的方
向。(3分)
[填空题]
3广播电视节目中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避免批评报道。
参考答案:不正确;坚持新闻报道以正面宣传为主,但绝不是放弃批评报道,
拒绝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和对工作中缺点错误的批评。正面宣传是为了鼓舞人
民的斗志,批评报道是为了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人们前进的信心,两者
都是为了激励人民同心同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填空题]
4“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采用情景再现”。
参考答案:正确。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它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
“如临其境”的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真实般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增
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情景再现”还可以弥补因采访条件、拍摄难度
的影响,而造成没有新闻现场的缺失。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
所作的真实的反映,它是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性的统一。它既反映事物真实的
现状,又符合事物发展趋势。“情景再现”首先是建立在“有其事”的基础上
的。也就是说电视再现的情景是过去客观存在、发生过的事实,只要它再现的
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它就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广播电视新
闻工作者在采用情景再现手段时应该对报道内容的真实和准确负责,报道必须
以事实为依据,不编造新闻,不歪曲、夸大事实。避免因情景再现造成夸大、
片面、主观而导致公众对事物的判断产生偏差或错误。
[填空题]
5用事实说话就是坚持新闻的客观性避免倾向性。
参考答案:错误;“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机构用一报道和评论事实、宣传一定
的“用事实说话”所表达思想和政策的重要形式,表现为对事实的客观报道。
的,常常是一种无形的意见。在对事实的选择和对事实的报道中,常常渗透着
新闻发布者的思想和观点,体现着一定的立场和政治倾向。它能够使受众在获
知事实信息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报道者的观点和意见,因而具有特殊的潜
移默化的力量。
[填空题]
6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应遵循媒体传播特点,越口语越好。
参考答案:错;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
闻写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1.易于接收接受。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点
要求受众的思维紧紧跟随,容不得细细揣摩,同时广播电视受众在文化、年龄
上是多层次的,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写作的内容和语言应明白晓畅,易于接
收、接受。2.可听性。广播电视要求受众用听觉器官捕捉语音、语义,因此要
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要求“入耳”和“入脑”,便于耳听接收。3.准确
性。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要求真实准确,新闻报道对象要确有其事,构成
新闻的基本要素、过程细节、引语、资料等都应是准确的。4.完整性。广播电
视新闻写作中,信息应相对完整。5.通俗性。要把深刻的思想、复杂的问题等
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清楚。注意通俗化不等于简单化、庸俗化。
[填空题]
7媒体进行产业经营必然影响新闻公正。
参考答案:错误。媒体进行产业经营与坚持新闻公正并不是对立的。良性的产
业经营能够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属性,媒
体在产业经营中,只要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恪守新闻职业道德,就能确
保新闻客观公正。新闻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