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原住民华硕科教奖番薯泥黏着剂之探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 第二屆原住民華碩科教獎
(番薯泥黏著劑之探究)
參展團隊名稱 閃亮三姊妹
(新竹縣花園國小)
團隊指導老師 王國志 張春蘭 古錦清
參展團隊成員 李文茜 陳絲羽 林喜箴
- 1 -
【摘 要】
「番薯」是現今最流行、最養生的天然聖品。除了食用之外;以前的泰雅族人
還把它當作「黏著劑」,用來填補蒸桶上的裂縫。這不但展現了泰雅族人「就地取材」、
「物盡其用」的文化內涵和特質;而且也蘊含著傳統智慧的科學原理,值得我們去
一探究竟。
壹、 研究動機
十月二十四日部落舉行「祖靈祭」,泰雅族的傳統是每當有祭典或婚喪喜
慶的時候就會打麻糬,給在場的族人食用。我們很想自己親手製作這項泰雅傳
統美食,於是邀請部落裡大家公認的「麻糬達人」曾李香奶奶指導我們製作純
手工的麻糬。
曾奶奶從家裡帶來已經使用很多年的蒸桶,眼尖的文茜發現蒸桶木板接合
處已經有裂縫。連忙問奶奶該怎麼辦?奶奶說:「沒關係,她有一個既方便又
好用的祖傳祕方。那就是用煮熟的番薯塗抺在蒸桶裂開的地方,蒸桶就可以繼
續使用了,最重要的是它天然、無毒,用了不會影響健康。」沒想到番薯除了
可以食用;也能拿來當作「天然黏著劑」,真是太神奇了!引發我們想要進一
步研究的動機。
- 2 -
貳、 研究目的
一、家裡常見的「主食」到底哪一種最黏?
二、探究泰雅族人為什麼會用「番薯」作為黏著劑?
三、如何改良和提昇番薯黏著劑的使用效果?
四、探究番薯黏著劑在現代生活中的可用性?
參、 研究設備及器材
番薯、芋頭、山藥、南瓜、糯米、小米、米飯、衛生紙、電鍋、蒸桶、
杵臼、二號砂糖、雞蛋、高筋麵粉、針線、水、砝碼、玻璃量杯、電子砰 、
茶漏、粉彩紙、護貝膜、製圖紙、美工刀、剪刀。
肆、 研究過程
一、走訪部落,訪查「番薯黏著劑」的蹤跡。
(一)訪查過程:
從曾奶奶那邊我們第一次聽到泰雅族人會用番薯當作黏著
劑。可是卻沒有人真正看過,於是我們決定到部落實際訪查,一
探番薯黏著劑的「廬山真面目」。首先我們到花園社區發展協會理
事長彭明月長老家拜訪,彭長老給我們不一樣的答案,雖然他也
沒有親眼看過;可是依據他的個人經驗判斷,應該是用最黏的「糯
米」當作黏著劑才對。為了找到「證物」,我們決定繼續訪查。
- 3 -
(二)訪查結果:
經過幾天的訪查,最後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從張秋生叔叔
口中得知他的父母確實有拿番薯泥黏蒸桶上的裂縫,他並且拿出
他家中的蒸桶給我們看,終於證實泰雅族確實有此一「祕方」,於
是我們邀請張叔叔到學校,跟我們介紹番薯黏著劑的使用方法。
二、學習「番薯黏著劑」的使用技巧。
(一)番薯黏著劑的使用技巧
表一:番薯黏著劑的使用技巧
圖二:最後還要檢查蒸桶是否還有 圖三:張叔叔解說完後,我們
裂開需要填補的地方 也自己動手做看看
圖一:張叔叔示範番薯黏著
劑的使用方法
- 4 -
圖四:將番薯塗在裂開的地
方
圖五:填補完後,蒸桶又完好如初
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