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年产10万立方沙石料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木萨尔县年产10万立方沙石料场
建设项目水西沟
办 公 区 生 产 区
成品堆场 沉 淀 池
道 路表一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年产10万立方砂石料场项目 建设单位名称 吉木萨尔县双河砂石料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 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土砂石开采B1010 主要产品名称 水洗砂、石子 环评时间 2011年月 开工日期 20年月 2014年月 现场监测时间 201年月 环评报告表编制单位 设计总投资 万元 设计环保投资 万元 比例 % 实际总投资 1500万元 实际环保投资 万元 % 验收依据 (1)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1]13号令)
(3)《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
(4)《环境影响报告表》
(()关于《环境影响报告》批环境保护验收》2017年月环境保护验收噪声执行《GB12348-2008)中的类标。2.1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性质:
2.2 项目地理位置
该距直线距离,,交通较为方便,地理坐标:°59′54,4°01′22,2.3 建设内容及规模
厂在矿区范围内进行砂石料开采,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由于经营受限,实际开采规模仅能达到万m3/年,设置筛分、生产线1条,筛分砂石料万m3/年,筛分后产品粒径规格为4.0、2.0、、0.5。具体项目区平面布置示意图见2。
规模:2.4 工程投资
本设计总投资为万元,实际总投资为元,排水:本项目由自井供给运营期间不外排。项目劳动定员为人,均为附近居民,不在厂内食宿,生活污水相对较少生活排水量约m3/a(以生活用水量的80%计),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农家肥用于厂区周边农田。
供电:阳湖乡供暖:2.7 原材料及产品
2.8 工艺流程简述
工艺流程图
破碎线工艺流程
2.9项目变更情况
项目建成后,生产工艺、建设地点等均无变化,与环评一致。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10万m3/年,实际开采规模仅能达到9万m3/年。
表三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流程
3.排放分析
废气
本项目废气为采挖砂石过程中产生的扬尘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主要是由项目输送带传送工序、筛分工序,产生的粉尘。 废水
、工艺废水经25m*80m*4m沉淀池沉淀后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排水量约m3/a(以生活用水量的80%计),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农家肥用于厂区周边农田。
噪声
固体废弃物
,交通较为方便,地理坐标:°59′54,4°01′22。矿区原为荒地,矿区内无农田、耕地、经济林木、重要建(构)筑物等重要设施。矿区北侧紧邻吉木萨尔县双河砂石料厂,隔双河砂厂800m为双岔河子东村,西侧200m为农田,南侧200m为国道G335,东侧紧邻Y383乡道。项目总占地面积261037m2,由于经营受限,实际开采规模仅能达到9万m3/年,厂区有筛分生产线1条,年筛分砂石料9万m3/年,筛分后产品粒径规格为4.0cm、2.0cm、0.8cm、0.5cm。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20万元,占总投资的比例为8%。
区域环境现状:
大气:根据引用监测点监测数据来看,环境空气质量中NO2、SO2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2012)二级标准要求。
地下水:评价区域所有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要求,说明评价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声环境:项目区声环境现状监测的4个监测点,昼间、夜间噪声均不超标,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限值,说明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生态:项目区所在区为准噶尔盆地温性荒漠与绿洲农业生态区、准噶尔盆地南部荒漠绿洲农业生态亚区、阜康—木垒绿洲农业、荒漠草地保护生态功能区。植物种类主要有绢蒿、小蓬、短叶假木贼等。项目区是天山北坡脚下典型的绿地和冬季草场,属于天山北坡植物带。草甸和森林覆盖率高,森林植被分布因光照和地形等因素呈现分区成片和点缀分布形态,野花植被在缓坡草甸上呈大规模成片分布为主。
2.环境影响分析评价结论
(1)废气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为:
①挖砂石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本项目采挖的砂石料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在道路上行驶引起的扬尘对近地面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