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发酵工厂设计第七章车间布置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成排塔的立面 5.6.5 反应器的布置 1.反应器一般成组布置在框架内,框架顶部设有吊装催化剂和供检修用的吊车梁,框架下部应有卸催化剂的空间,框架的一侧应有通道和检修、起吊所需的窄间和场地, 2.操作压力超过3.5MPa的反应器宜布置在装置的一端或一侧。 3.反应器安装净间距 小型反应器间距1.2m、大型反应器间距为D。 釜式反应器的平面布置 釜式反应器的立面布置 4.反应器的安装高度应考滤催化剂卸料口的位置和高度。 (1)卸料口在反应器正下方时,其安装高度应能使催化剂的运输车进入反应器底部,一般净空不小于3m。 (2)卸料口伸出反应器底部,并充许将废催化剂就地卸去,卸料口高度不应低于1.2m。反应器的废催化剂如果结块需要处理时,在反应器底部应有废催化剂粉碎过筛所需空间。 5.反应器与加热炉间距 (1)反应器与提供反应热量的加热炉之间,没有防火间距要求,但应考虑操作和检修通道,或在其二者之间设管廊。加热炉的安全距离按《石油化工企业计防火规范》布置。 (2)反应器和加热炉相联系的管道应在应力通过的前提下确定合理的布置,尽量缩短管道长度。易燃爆情况大于30m,温差较大的应考虑应力补偿。 5.6.6 管廊的布置 1.管廊的形式 管廊的形式根据装置界区的地形、地貌、占地面积和原料、产品以及公用物料进出界区的位置来确定。对设备数量较少的装置,通常采用一端式或直通式管廊,其他L形、T形、u形及组合管廊等可视为几个基本形状的组合。一端式即工艺和公用物料管道从装置的一端进出;直通式是从装置的两端进出。L形管廊,有两端进出管廊,T形管廊,有三端进出管道,其他形状管廊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一端式管廊 直通式管廊 L形管廊 T形管廊 U型管廊 I和T组合管廊 大型装置用组合形管廊 2.管廊的平面布置 管廊在装置中的布置以能联系尽量多的设备为宜,管廊布置要结合设备的平面布置一起考虑,主管廊的位置一般由工厂总平面布置界区外管廊的位置和装置的地形条件等因素而定。 当设备布置在管廊一侧时,管廊就比较长,若把设备布置在其两侧,则管廊就可缩短。如何合理布置设备和管廊是装置布置设计的重要环节,需要设计者综合考虑,精心策划。 设备布置图的绘制 设备布置图中视图的表达内容主要是两部分,一是建筑物及其构件;二是设备。 (1)设备布置图平面图,对于较复杂的装置或有多层建筑、构筑物的装置,仅用平面图表达不清楚时,可加绘剖视或局部剖视图。 (2)对于有多层建筑、构筑物的装置,应依次分层绘制各层的设备布置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均是以上一层的楼板底面水平剖切所得的俯视图。 (3)一般情况下,每层只需画一张平面图。当有局部操作平台时,主平面图可只画操作平台以下的设备,而操作平台和在操作平台上面的设备应另画局部平面图。如果操作平台下面的设备很少,在不影响图面清晰的情况下,也可两者重叠绘制,将操作平台下面的设备画为虚线。 (4)当一台设备穿越多层建筑物、构筑物时,在每层平面图上均需画出设备的平面位置,并标注设备位号。 2000 1000 2000 设备尺寸标注 1 2 5000 2000 A B 按照设备的中心定位 C B A 1 2 3 6000 6000 1400 2000 1500 反应器 R101A 6000 3000 反应器 R101B 1000 800 1200 加料泵 P101A 加料泵 P101B A A ±0.000平面 C B A 1 2 3000 3000 6000 3000 2000 2000 1500 1400 反应器 R101A 反应器 R101B A +6.000平面 A 3 +0.30 +7.50 +0.15 +6.00 +0.00 反应器 R101A 加料泵 P101B A-A剖视图 +9.00 1 2 3 车间天然采光标准 几何标准, 主要量度是“采光率”,它是窗面积和地板面积的比值 精细厂房的采光率应大于0.2;粗糙厂房的采光率应大于0.1。发酵工厂的一般车间,采光率在0.125-0.177(约为1/6-1/8)的范围选取。 谢 谢! * * 4.4 设备安装、检修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①要根据设备大小及结构,考虑设备安装、检修及拆卸所需要的空间和面积。 ②要考虑设备能顺利进出车间,大门宽度比最大设备宽0.5m ③通过楼层的设备,楼面上要设置吊装孔 ④必须考虑设备检修拆卸以及运送物料所需要的起重运输设备,运送场地及予装吊钩等 5.5 厂房建筑对设备布置的要求 ①凡是笨重设备或运转时会产生很大振动的设备应布置在厂房的底层; ②有剧烈振动的设备,其操作台和基础不得与建筑物的柱、墙连在一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