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pdf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第一章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第一节计算机概述
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ENIAC:诞生于1946年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特点:5000次加减法/秒、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电子管18800、继电器1500、耗资40万美元。
2、1946年6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存储程序”原理,其设计思想有以下3点:
⑴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⑵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
⑶将指令和数据都存储起来,由程序控制计算机自动执行,即“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原理。
(二)发展
根据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元器件不同而划分为四代。
阶段时间逻辑器件应用范围
第一代1946-1958电子管时代(出现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科学计算、军事研究
晶体管时代(出现系统软件、高级语言,
第二代1959-1964数据处理、事物处理
提出操作系统,磁芯作为主存)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分时操作系统、
第三代1965-1970包括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
主存采用半导体)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主存采用半导体、
第四代1971年至今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形成计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算机网络)
(三)计算机分类
1、按计算机工作原理分类:数字式计算机、模拟式电子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式计算机
2、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
3、按计算机性能分类: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巨型机:①运算速度在亿次以上的计算机,由多个CPU组成。
②应用领域:高科技领域。如:航天航空、天气预报、医药等尖端科学研空和战略武器研制中
的复杂计算机。
小巨型机:
①允许相当多的用户同时使用,也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和大的存储容量,价格相对于巨型机便宜。
②应用领域:同巨型机
大型机:①一般用作网络服务器,可连几百到上千个终端。
②应用领域:大型商业、银行、科研、高校的计算中心。
小型机:①运算速度在几百万次左右,一般用作主机,可连几十个终端。
②应用领域:小型商业、科研机构。
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工作站:接入网络的计算机
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微机。
4、按样式分:台式机和便携式两种,台式机又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5、按生产厂家分:原装机和兼容机;
6、按中央处理芯片分:286、386、486、586等机型;
7、按字长分:8位、16位、32位、64位
二、计算机特点
1、运算速度快: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
衡量运算速度的指标(MIPS):每秒钟所能执行百万条加减法指令
2、运算精度高: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
3、存储容量大:
4、可靠性高: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年)
5、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6、支持人机交互
三、计算机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是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天气预报、水文预报、航空、航天、人造卫星轨道计算等
2、数据处理:
是计算机最广泛的应用(80%)如:工资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仓库管理、帐目计算、信息检索等
3、计算机辅助技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人们完成各种任务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是指使用计算机的计算、逻辑判断等功能,帮助人们进行产品和工程设计。
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服装设计、机械制造设计、船舶设计等行业。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是指利用计算机通过各种数值控制生产设备,完成产品的加工、装配、检测、
包装等生产过程的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存储在计算机中,帮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