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豆技术.docx
耳穴压豆技术
耳穴压豆技术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子等丸状物贴压于耳郭上的穴位,通过按压来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改善临床症状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
【适用范围】
耳穴压豆技术适用于疾病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评估】
1.治疗室环境及温度。
2.患者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或处于月经期。
3.患者有无对胶布、药物、酒精等过敏史。
4.患者耳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告知】
1.耳穴压豆的作用、操作方法。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感,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4.贴压的胶布脱落后,应立即检查并告知医务人员。
【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子等丸状物、胶布、75%乙醇、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必要时可准备耳穴模型。
【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调节室内温度。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的体位,充分暴露其耳部皮肤。
4.遵医嘱取穴,用探棒自上而下探查耳穴反应点,确定贴压部位。
5.用棉签蘸取75%乙醇全面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子等丸状物贴附在胶布中央,一手固定耳郭,一手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胶布,贴敷于选好的耳穴处,并给予适当按压,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即“得气”感后松手。
7.观察患者耳部皮肤,询问其有无头晕、疼痛等不适感。
8.常用的按压手法有以下三种。
(1)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郭的正面、背面,按压至其出现热、麻、胀、痛感,食指和拇指可边按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最敏感的反应点,则对其持续按压20~30秒。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2)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时间后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
(3)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本法以患者感到胀且有刺痛感为宜,但用力不宜过重。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9.操作完毕,安排患者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10.清理用物,洗手。记录选取的耳朵、穴位及相应的治疗时间、按压手法等。注意观察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1.习惯性流产的孕妇、耳郭局部有炎症及冻疮、表面皮肤有破溃者均不宜接受耳穴压豆技术的治疗。
2.每次贴压时应选择一侧耳部,双侧耳部可轮流使用。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为1~3天,冬季留置时间则为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可改用脱敏胶布。
4.若患者侧卧位时感觉耳部不适,可适当调整体位。
【耳穴压豆技术操作流程图】
【耳穴压豆技术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