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练习题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练习题及完整答案(有一套)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不属于常见的安全色?()
A.红色B.蓝色C.紫色D.绿色
答案:C。安全色包括红色(表示禁止、停止等)、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等)、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等)、绿色(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等),紫色不属于安全色。
2.操作旋转机械时,下列哪种行为是正确的?()
A.戴手套操作B.袖口扎紧C.长发披肩D.随意拆除防护装置
答案:B。操作旋转机械时戴手套可能会被卷入机器造成伤害;长发披肩也有被卷入的风险;随意拆除防护装置会使操作人员暴露在危险中。袖口扎紧可以防止衣物被卷入,是正确的做法。
3.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分别是()。
A.通行标志、禁止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答案:B。安全标志的四类就是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警告标志(提醒人们注意危险)、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和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
4.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喷射。
A.上部B.中部C.根部D.外部
答案:C。只有对准火焰根部喷射,才能有效抑制燃烧的火源,达到灭火的目的。喷向火焰上部、中部或外部,无法有效扑灭燃烧物,不能起到灭火效果。
5.在易燃易爆场所穿()最危险。
A.布鞋B.胶鞋C.带钉鞋D.皮鞋
答案:C。带钉鞋在行走过程中,鞋钉与地面摩擦可能会产生火花,在易燃易爆场所,火花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非常危险。布鞋、胶鞋和皮鞋一般不会产生这种危险。
6.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应()。
A.继续作业B.停止作业,撤离危险现场C.向上级报告后继续作业D.向上级报告
答案:B。根据相关安全规定,当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以保障自身生命安全。
7.下列哪种不属于电气火灾的灭火方法?()
A.用水灭火B.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D.切断电源后灭火
答案:A。水是导体,在电气火灾中用水灭火可能会导致触电事故,扩大危害。二氧化碳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适用于电气火灾,切断电源后灭火也是正确的做法。
8.安全防护设施的作用是()。
A.美观B.防止人员发生事故C.便于操作D.提高工作效率
答案:B。安全防护设施的主要作用是防止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危险,避免发生事故,保障人员的安全,而不是为了美观、便于操作或提高工作效率。
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
A.直接进入B.通风和检测C.无需任何措施D.只通风不检测
答案:B。受限空间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危险,进入前进行通风可以置换空气,检测可以确定空间内的气体成分和浓度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不能直接进入,也不能只通风不检测。
10.以下哪种不属于劳动防护用品?()
A.工作服B.安全帽C.太阳镜D.防护手套
答案:C。劳动防护用品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配备的各种装备,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都属于劳动防护用品,太阳镜一般不是用于工作中的防护目的,不属于劳动防护用品。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综合治理”。
答案:预防为主。这是我国长期以来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强调在安全生产中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通过预防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同时进行综合治理,从多个方面保障安全生产。
2.火灾发生的三要素是()、助燃物、着火源。
答案:可燃物。只有同时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如氧气)和着火源(如明火、高温等)这三个条件,燃烧才能发生,火灾才会形成。
3.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检举、控告。
答案:批评。从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直接参与者,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4.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m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答案:2。根据相关规定,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定义为高处作业,在此高度作业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5.安全色中黄色表示()。
答案:警告、注意。黄色的醒目特点使其在安全领域用于提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