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公立医院银行存款风险审计探讨 .pdf
以
立医嘴艮彳而寸
【摘要】本文以医院银行存款的有关情况作为实例,阐述如何通过审计,查
找银行存款核算及管理上出现的错弊以及银行存款审计常见的风险,提出相应的
规避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银行存款;审计;风险控制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发达、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公立医院银行存款的运行模式也发生了突破性的改变,银行存款的信用来源不再
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性数据和信息,交易更加便捷频繁。先进的电子技术与落后的
管理模式矛盾日益凸显,增加了医院资金的安全隐患与舞弊风险,因此,针对银
行存款现状,开展银行存款审计的探讨,规避公立医院银行存款风险具有非常重
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立银行存款业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银行存款管理存在风险
1.不相容职务未有效分离,银行存款舞弊行为难以避免
现代公立医院关于银行存款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
在实际运行中,传统的管理模式存在机制不完善、软件广泛运用部分医院在这方
面的制度建设没有同步等,如:由于权力过于集中,没有严格的审批流程;银行
存款预留印盖未由不同的财务人员保管,或虽由两人以上人员保管,但监管不严,
管印盖的人可私自签发现金或转账支票,也可联合起来签发转账支票或现金支票,
不留银行票据存根,不记账,用于提取现金或购物据为己有或经办多人私分;住
院收费和门诊收费经办和复核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流失,某医院就曾发生一起财
务科长利用经办和复核机制的漏洞及自身职务上便利贪污公款100多万元;款件
程序存在纸漏,但没有相应的不相容职务控制措施导致的风险更大。
2逃.避监督,存在多头开户的现象
对于公立医院只设一个基本账户规定执行多年的情况下,但公立医院多头开
户的现象仍普遍存在,有基建账户、不同银行的多个贷款账户等,这种做法这是
严重银行存款管理规定,给内部货币资金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也派生了诸多的风
险,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造成资金流失的严重后果。某公立医院曾设立
住院结算银行账户,该住院结算处负责人发现,该账户的监管制度不严,将住院
结算处的住院预交费和医疗费用截留,在两个月内先后将5笔资金共计60万元
人民币借给某商人周转,从中收取好处费8000余元人民币,后内审部门在督查
中发现此问题,资金未能及时追回,当事人又无力归还,被移送司法机关,受到
法律的制裁。
(二)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违规操作
在银行存款日常管理中,虽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运行中,总有一些难
以杜绝的纸漏,在日积月累的操作中,财务人员对流程的盲点非常熟悉,如经不
住利益的诱惑,他们更能找到可乘之机,归纳起来,主要以下舞弊行为(1)出
纳人员公款私存个人账户。这是常见的舞弊行为,通过现金可滞留的时间差难以
发现私存个人账户达到赚取利息或者个人的名义将款项外借来获取相应的利息。
(2)擅自提取现金。这种手法经常出现在公立医院内部各项财务制度不规范的
部门当中。是指财务相关人员利用手上的权利,非法签字盖章,采去存根不记账
等一些方式,从而将提取的现金占为己有。(3)混用“现金”和“银行存款”科目。
财务相关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私自在财务账目处理过程当中,银行存款与现金
收支业务统一处理,共同计帐,采取两种收支业务互相顶替的方法,达到套取现
金的目的。(4)出借转帐支票。通常是指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以及手上
的权力,把转账支票外借,当事人从中收取出借费用,获得回扣。(5)转帐套
现。通常是指财务工作人员把业务收存入到其他账户,再通过这一账户提取现金。
这种行为就是最为典型的转移资金贪污行为。(6)入银陷现。是指相关财务人
员利用手中的权力,把支票兑现之后,只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做记录,从而能够把
兑现金额据为己有。实务工作中,由于医院的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是分
别记载的,如果不实地对照检查,这种手法极难被发现。(7)利用核算软件修
改账目这是一种新的舞弊手段,电子记账账目一般是不能随意修改,但存在程序
人员与财务人员串通通过后台修改账目,如:对一次业务通过后台两次报账处理,
账目反映两次支出,财务相关人员对利用账户余额平衡原来的数据,采取提现不
记账的手法,最终实现将现金放入自己口袋。
(三)审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