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流水线平衡资料—吴斌整理(PPT 40页).ppt

发布:2017-09-10约4.96千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来自台湾方面的资料,仅供各位参考 —吴斌 第一节 相关概念 单件标准时间 = T1+T2+T3+T4+T5 (流程中各工站所有动作标准时间之和) 概念2:可供工时 可供工时=可供时间 *人数-借出工时 可供时间:上班时间内,为某产品生产而投入的所有时间 例:A线有20个直接作业人员,某天14:00开始换线生产B产品,到17:00生产结束,那么,投入到B产品的可供时间为: 概念4:设定产能 设定产能(H) =3600(S)/瓶颈时间(S) 设定产能(班)=投入时间/瓶颈时间(S) 思考:1)为什么设定产能(班) =投入工时/总工时 总工时=瓶颈时间*作业人数 2)总工时 VS 单件标准时间 概念6:平衡损失 平衡损失=(总工时-单件标准时间)*设定产能 第二节 流水线平衡的方法 工时测量 山积表 程序改善 损失分析 作业条件改善 打破平衡 工时测量的作用﹕ 获取各工站的实际操作时间﹐为山积表制作﹐时间平衡作准备﹔ 通过时间观测﹐分析作业价值﹐发现问题和改善空间﹔ 形成标准﹐比较实际差异﹐找出问题﹔ ……(将会在后续的培训中详细介绍) ? 山积表 山積表的使用: [图表生成方法] 山积表:将各分解动作时间,以迭加式直方图表现的一种研究作业时间结构的手法. 样式: 使用工站时间制作山积表 ? 程序改善 程序分析使用的图表: 工艺程序图/ 流程程序图/ 路线图 程序分析符号 ?--表示操作 ?--表示搬运/运输 ?--表示检验 ?--表示暂存或等待 ?--表示受控的贮存 --派生符号,由上面的符号合成. 例: 流程程序图 ? 程序改善 程序分析技巧 通过5W1H系统地分析程序的组成是否合理和必要 “ECRS”四大原则: ? 取消(Eliminate); “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为什么?” ? 合并(Combine); “谁完成?何时完成?哪里?如何?” ? 重排(Rearrange); 取消?合并?重排 ? 简化(Simplify); 确认必要?简单方法/设备?生产. 五大内容: ? 工艺流程分析—取消/合并/重排工序,减少浪费 ? 搬运分析—考虑重量、距离、方法、工具、路线 ? 检验分析—按产品要求设计合理站点和方法 ? 储存分析—使物料及时供应 ? 等待分析—减少和消除引起等待的因素 ? 程序改善 六大步骤: ? 选择—确定研究对象 ? 记录—用程序图/路线图等记录工作 ? 分析—用5W1H、ECRS分析改进 ? 建立—建立新方法的 模拟图 ? 实施—按模拟图实施新方法 ? 维持—将有效的方法标准化 ? 损失分析 目的:计算分析生产中的所发生的损失,并加以停止. 损失的种类: ?平衡损失(流程排位所造成的损失) ?操作损失(生产中异常及不良造成的损失) ?稼动损失(计划停线损失) ?总损失=稼动损失+平衡损失+操作损失 ? 平衡损失 =(瓶颈?作业人数-单件标准时间)?设定产能 操作损失 =(设定产能-实际产量)?单件标准时间-额外产出工时 =不良品损失+计划外停线(机)工时 (下例:产品A线时间损失分析) 第三节 流水线平衡的步骤 Steps 1: 改善工作准备 ? 选择产品﹐了解流程 ? 时间测量﹕时间记录表,测时工具 ? 掌握现况﹕ 设定产能 实际产能 人均产能(单机台产能) 操作效率 OPE 损失分析 质量分析 改善前山积表 Steps 2: 消除生产浪费 ? 七大浪费消除 [不良品浪费/动作浪费/过程浪费/过量浪费/库存浪费/移动浪费/不平衡浪费] ? 制作浪费改善前/后比较图, 报告中经验分享 Steps 3: 方法研究改善 ? 程序分析 [四大原则/五大内容/六大步骤] ? 操作分析 [人机操作/联合操作/双手操作] ? 动作分析 [动素分析/动作经济原则] Steps 4: 山积表平衡 ? 算出需求产出周期时间[CT=可供时间*OPE/需求量]增加可供时间 ? 若T≥CT:将CT设为上限,重排 ? 若有动作作了改善,应更新后再平衡 Steps 4: 山积表平衡 ? 联合操作的工站时间(S1-1≦S1-2) Steps 4: 山积表平衡 ? 联合操作的工站时间(S1-1S1-2) Steps 4: 山积表平衡 ? 联合操作的工站时间(S1-1S1-2) Steps 5: 建立新的仿真流程 新的FLOW CHART/ SOP (SWR发行) Steps 6: 实施新的仿真流程 ? 改善后时间测量 ? 改善后山积表制作 第四节 流程化作业 时间 工站 S1-1 S1-2 t4 t1 S1-2 t2 t3 S1-1 S1标准时间为﹕t2+t3; S1工站时间为﹕t4 S1标准时间为﹕t2+t3; S1工站时间为﹕t4 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