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提高重复压裂效果.docx
PAGE
1-
利用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提高重复压裂效果
一、1.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概述
1.1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的背景
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难度逐渐增大,提高油气藏的采收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压裂技术由于裂缝扩展不均匀、裂缝宽度较小等问题,难以有效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产能。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在压裂过程中引入暂堵剂,实现裂缝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压裂效果。
近年来,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低渗透油气藏的探明储量已超过1000亿立方米。然而,由于低渗透油气藏的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导致单井产量低、开发效益不佳。为了提高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效益,研究人员开始探索新的压裂技术。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压裂技术,通过在压裂液体系中添加暂堵剂,在特定位置形成暂堵,引导裂缝转向,从而增加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有效提高了低渗透油气藏的产能。
以某油田为例,该油田低渗透油气藏的渗透率仅为0.1微米平方,采用传统的压裂技术后,单井产量仅为10立方米/天。通过引入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在压裂液体系中添加了暂堵剂,实现了裂缝的精确控制,裂缝长度增加了50%,导流能力提高了60%,单井产量提升至30立方米/天,显著提高了油气藏的开发效益。实践证明,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在提高低渗透油气藏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1.2技术原理及工艺流程
(1)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原理基于暂堵剂在压裂液中的分散和沉积,通过在特定位置形成暂堵,引导裂缝转向和扩展。该技术通常采用可降解的暂堵剂,如聚合物颗粒或纳米材料,这些暂堵剂在压裂过程中能够迅速分散并沉积在裂缝壁上,形成暂堵层。以某油田为例,使用聚合物颗粒作为暂堵剂,在压裂液注入过程中,聚合物颗粒在裂缝中均匀分布,形成稳定的暂堵层,有效引导裂缝转向。
(2)工艺流程方面,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主要包括压裂液体系设计、暂堵剂添加、压裂作业和效果评价等步骤。首先,根据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和生产需求设计合适的压裂液体系,确保压裂液的性能满足压裂要求。其次,在压裂液体系中添加适量的暂堵剂,通过调整暂堵剂类型和浓度,控制暂堵效果。随后,进行压裂作业,通过高压泵将压裂液和暂堵剂注入地层,形成裂缝。最后,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价,包括裂缝长度、导流能力、油气产量等指标。
(3)案例分析中,某油田通过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实现了裂缝的有效转向和扩展。在压裂液体系中,添加了聚合物颗粒暂堵剂,浓度为0.5%,注入压力为35MPa。压裂作业后,裂缝长度从原来的10米增加到15米,导流能力提高了40%,油气产量从原来的20立方米/天增加到30立方米/天。这一案例表明,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在提高低渗透油气藏产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1.3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1)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随着油气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球已有超过1000个油气田应用了该技术,累计增产油气量超过10亿立方米。其中,北美地区应用最为广泛,占比超过50%。以美国某油田为例,通过应用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单井产量提高了30%,油气藏采收率提升了10%。
(2)在技术发展现状方面,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已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阶段,逐步发展到工业化应用阶段。目前,该技术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体系。在暂堵剂方面,聚合物颗粒、纳米材料等新型暂堵剂不断涌现,其性能和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压裂液体系方面,针对不同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和生产需求,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压裂液体系,如水基压裂液、油基压裂液等。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入,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3)面向未来,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暂堵剂研发,未来将更加注重暂堵剂的环保性、可降解性和稳定性,以满足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压裂液体系优化,针对不同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和生产需求,开发更加高效、环保的压裂液体系;三是智能化应用,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压裂过程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提高压裂效果和经济效益。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
二、2.重复压裂技术及存在问题
2.1重复压裂技术的定义
(1)重复压裂技术是指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针对已经进行过一次或多次压裂作业的油层,通过再次进行压裂作业,以改善油层的导流能力,提高油气产量的一种工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低渗透油气藏,特别是那些在初次压裂后仍存在剩余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