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出栏1000只波尔山羊种羊养殖基地扩建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docx

发布:2018-06-02约1.46万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 论1.1合作社基本情况1.1.1合作社概况铜仁市惠农养殖专业合作社于2005年组建,2008年1月在铜仁市工商局注册登记,取得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现有社员108人,其中农民 105人,占社员总数的97.2%;法人代表杨艳子,是农民企业的代表人,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该社实行民营股份制,注册资金为110万元,社员出资方式为货币,其中社员杨艳子(铜仁市惠农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出资20万,社员杨俊出资10万,其他社员出资80万元,主要业务范围有畜禽养殖、收购、销售,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及咨询等。该社组织机构健全、各项章程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与社员在市场信息、业务培训、技术指导与产品营销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服务关系,实现了农业投入品的统一采购与供应,已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与《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该社下设种羊养殖场、生猪养殖基地、合作社办。种羊场占地41亩,建有圈舍4栋,并配备有饲料加工设备、兽医室、办公楼及专用车,各项功能齐全。全场现有波尔山羊种母羊200只,种公羊20只,年出栏合格的波尔山羊种羊330只,商品山羊(选育后淘汰的羊)60只。生猪养殖基地现存栏能繁母猪100头,公猪8头,年出栏商品生猪2000多头。合作社办是合作社的管理服务机构,由总经理、部门经理及员工组成,下设办公室、后勤部、财务部、技术服务部、商品山羊(猪)收购和销售部。总经理负责全社的运作及人事工作。后勤部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员工及外来人员食宿以及水电机械等维修等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全社行政、日常事务及综合协调工作。财务部主要负责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全社资金收支管理,分析全社资金运行情况,为全社的经济效益提高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技术服务部主要负责向社员提供牧草种植、山羊养殖及疾病防治技术,同时组织社员开展技术培训及交流。商品山羊(猪)收购和销售部主要负责收购和销售社员养殖的商品山羊(猪)。该社现有员工30人,其中生产人员15人,管理人员6人,专业技术人员5人,销售人员4人。1.1.2 运营状况该合作社自成立以来, 狠抓生产经营,不断发展壮大,效益不断增加,运营状况良好,2009年出栏山羊1500只,实现产值75万元,利润22.5万元;2010年前三季度出栏山羊1300只,实现产值65万元,利润19.5万元。2009年底总资产539.30万元,净资产394.53万元,营业收入337万元,年净利润54.40万元。截止2010年8月底,总资产540万元,净资产397万元,营业收入340万元,年净利润57.8万元。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铜仁市惠农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杨艳子,女,1982年7月生, 1997年9月至2000年7月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畜牧兽医专业,获大专文凭。2003年至今任铜仁市滑石乡滑石村副主任,2005年创办铜仁市惠农养殖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她本人认真学习党和政府一系列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充分利用党和政府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服务农民的优惠政策,刻苦钻研农牧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把握市场经济规律,在实践中总结了一套较为完整,符合当地实际的合作社管理方法及市场营销措施,为该合作社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创业以来,她把诚信视为合作社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没有发生拖欠金融机构借款和员工工资的现象,社会信誉良好。第二章 项目立项背景2.1 项目建设背景2005年,中共铜仁地委行署出台了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工作意见,将生态畜牧业列入“强农稳区”发展战略“六个重点突破”之首,全面推动了全区生态畜牧业发展。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近年来我市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成绩斐然。但畜牧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结构不合理(生猪养殖比重偏大,牛羊养殖比重较小),规模养殖比重低,良种数量少。因此,如何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事关全市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铜仁市滑石乡是我市贫困乡,地处边远山区,境内石漠化严重,工业落后,农民增收主要来自种植业和生态畜牧业。为贯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加快滑石乡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特提出在铜仁市滑石乡建设“铜仁地区铜仁市年出栏0.1万只波尔山羊种羊养殖基地扩建项目”。 2.2 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一是调整畜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绿色、无污染的羊、牛肉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铜仁市滑石乡境内多山,耕地少,目前,该乡畜牧业中生猪养殖比重过高,粮食消耗大,因此,加快羊、牛等节粮型牲畜养殖,调整畜牧业结构迫在眉急。扩大滑石乡优质种羊数量,引导当地农户养殖优质山羊,进而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解决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推动生态建设的需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