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知识测试题附答案.docx
消化系统疾病影像学诊断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食管静脉曲张的X线表现为食管黏膜皱襞增宽、迂曲,呈(串珠状或蚯蚓状)充盈缺损。
2.胃溃疡的直接X线征象是(龛影),多见于胃小弯。
3.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是(球部)。
4.胃癌的X线表现分为蕈伞型、浸润型和(溃疡型)。
5.肠梗阻按病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
6.肝脏CT平扫时,肝实质呈均匀的软组织密度,CT值约为(40-60)HU。
7.肝脓肿的典型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可见环形强化。
8.肝癌在T1WI上多表现为(低信号),T2WI上多表现为高信号。
9.胰腺的正常CT值约为(40-55)HU。
10.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为胰腺(肿大),密度减低,边缘模糊。
二、单选题
1.食管静脉曲张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是()
A.CT
B.MRI
C.食管钡餐造影
D.超声
答案:C。食管钡餐造影能清晰显示食管黏膜情况,是诊断食管静脉曲张最常用的方法。CT和MRI对其诊断有一定帮助,但不是最常用的。超声对食管静脉曲张诊断价值有限。
2.胃溃疡的X线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A.龛影
B.黏膜纠集
C.项圈征
D.充盈缺损
答案:D。充盈缺损是肿瘤等占位性病变的表现,胃溃疡的直接征象是龛影,可伴有黏膜纠集、项圈征等。
3.十二指肠溃疡的间接X线征象不包括()
A.球部变形
B.激惹征
C.幽门痉挛
D.龛影
答案:D。龛影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直接X线征象,球部变形、激惹征、幽门痉挛等属于间接征象。
4.早期胃癌是指()
A.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层
B.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
C.癌组织局限于肌层
D.癌组织未突破浆膜层
答案:B。早期胃癌定义为癌组织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5.肠梗阻的典型X线表现是()
A.肠管扩张
B.肠腔内多个气液平面
C.肠壁增厚
D.肠间隙增宽
答案:B。肠梗阻时,肠腔内液体和气体积聚,形成多个气液平面是其典型X线表现。肠管扩张也是肠梗阻表现之一,但气液平面更具特征性。
6.肝海绵状血管瘤在T2WI上的信号特点是()
A.低信号
B.等信号
C.高信号,呈“灯泡征”
D.混杂信号
答案:C。肝海绵状血管瘤在T2WI上呈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信号强度进一步增高,呈“灯泡征”。
7.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转移途径是()
A.血行转移
B.淋巴转移
C.种植转移
D.直接蔓延
答案:A。原发性肝癌主要通过血行转移,最常见转移至肺。
8.肝囊肿的CT表现为()
A.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晰,无强化
B.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区,边界清晰,强化明显
C.不规则形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强化不明显
D.不规则形高密度区,边界不清,强化明显
答案:A。肝囊肿在CT上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无强化。
9.胆囊结石的典型超声表现是()
A.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B.低回声光团,后方不伴有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C.等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D.混合回声光团,后方不伴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答案:A。胆囊结石在超声下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且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
10.急性胆囊炎的超声表现不包括()
A.胆囊增大
B.胆囊壁增厚
C.胆囊内有光点或光团回声
D.胆囊壁变薄
答案:D。急性胆囊炎超声表现为胆囊增大、胆囊壁增厚,胆囊内可出现光点或光团回声等,而不是胆囊壁变薄。
11.胰腺假性囊肿的CT表现为()
A.胰腺内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晰,无强化
B.胰腺内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区,边界清晰,强化明显
C.胰腺内不规则形低密度区,边界不清,强化不明显
D.胰腺内不规则形高密度区,边界不清,强化明显
答案:A。胰腺假性囊肿在CT上表现为胰腺内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晰,增强扫描无强化。
12.胰腺癌的CT表现不包括()
A.胰腺局部增大,肿块形成
B.肿块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C.胰周脂肪间隙清晰
D.可侵犯周围血管和组织
答案:C。胰腺癌时胰周脂肪间隙常模糊不清,可被肿瘤侵犯。其余选项均为胰腺癌常见CT表现。
13.克罗恩病的好发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
C.回肠末端和结肠
D.直肠
答案:C。克罗恩病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全消化道,但好发于回肠末端和结肠。
14.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表现不包括()
A.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
B.多发性浅溃疡
C.肠管缩短,肠腔变窄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