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停车场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系统方案设计.doc
停車場(库)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1概况
1.1背景
1.1.1停車場(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意义
伴随我国經济的迅速发展,机動車拥有量迅速增長。根据国家记录局公布的权威数字,截至底,中国民用汽車保有量為3160萬辆,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為1852萬辆,占总量的58.6%。私人汽車中,载货汽車452萬辆,载客汽車1384萬辆。中国销售了700多萬辆各类汽車,粗略估计,超過60%為私人购置。減去报废的100多萬辆汽車,加上新增的400多萬辆,专家估计截至底,中国私人汽車保有量靠近2200萬辆。,中国成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車市場。至今,中国轿車市場私家車的比例已經达83.2%,在中国1600萬汽車保有量中,私人购置占绝對主导地位。
于是,居民乘小汽車出行的次数增多,供需紧张、乱收费、违章停車、進出停車場不易、寻找停車場困难等現象普遍存在,問題曰益突出。目前大部分都市的停車设施大多量上局限性,质上简陋。許多停車場内管理系统不完善,停車诱导信息缺乏,驾驶人寻找可运用的停車泊位比较困难。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車主放弃停車場,而在路旁、單位门前等空地乱停乱放,违章停車現象严重,停車場运用率较低。由于目前的停車管理手段相對落後,商业区、娱乐区、人口密集地带等車辆的停放成為亟待处理的实际問題。
增長停車难的数据?
都市交通管理分為動态管理与静态管理,要做好都市静态交通管理,首先在都市规划阶段要根据都市人口、面积、道路状况、功能分区、車辆拥有量等原因合理规划、合理進行停車場布局;另一方面根据車流运行特性和道路网布局,合理進行路边停車和路外停車場的设置与内部停車管理。
在停車場规划布局完毕後来,怎样完善停車場内部停車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伴随科技的進步,電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不停地向交通领域渗透,當今的停車場管理系统已經向智能型的方向转变。
停車場的智能化,重要是指运用現代高新的科學技术對停車場的运行進行自動化的管理,提高對車場管理的高效性、可靠性、安全性和停車場运行的自動化运作程度。由于智能停車場的设计大大減少了人工的参与,從而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员费用,并且防止了由于人為失误或舞弊导致的损失,進而提高整個車場的經济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進行停車場智能化管理的意义在于:规范停車秩序,与動态交通友好发展;防止乱收费現象,提高停車收费的可信度;提高停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減轻工作人员的劳動强度;扩充停車信息的可运用形式以及范围,提高停車泊位运用率;提高找寻停車位的便利性,減轻交通污染;保障車辆安全出入停車場以及停車期间的安全,減少损失;停車泊位引导系统的采用,減少了車主進入停車場後寻找停車位的時间。
但目前智能化停車場需要的有关技术并不很令人满意,這些技术要么没有成熟运用于智能停車場管理系统中,要么只是实現了局部智能化,例如功能單一的自動计费系统等。因此目前的停車場管理系统整体自動化程度和智能化的程度還不是很高。
1.1.2停車場(库)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总体目的
都市停車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总体目的是将广泛应用的各停車場收费系统及管理设施的停車信息充足的运用起来,為都市停車管理和停車诱导提供信息服务,并為静态交通的科學合理规划提供决策的信息。都市停車場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推進了都市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了一种支撑的系统。系统的建立,使道路使用者在出行前或出行中,可以在道路显示屏或互联网上获得當時車辆停車場使用状况等信息,积极地去选择最短途径到达停車場停放車辆,防止出行者的盲目性,以提供道路停車場的停車率和道路运用率,減少都市道路交通堵塞。
單個停車場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通過采用目前国内外先進而成熟的技术和高度自動化的机電设备,按国内外最先進、高效的管理模式,并結合顾客在停車場收费管理方面的需求,以及交通管理方面的經验而集成開发的系统。该系统提供一种高效率的管理方式,使停車場使用者可以在最短的時间内進入或离開停車場,以提高停車場管理质量,获得高的經济效益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1.2国内外停車場(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发展状况
1.2.1国外停車場(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現实状况
目前国内外大多是针對某首先的研究,例如停車诱导系统,停車收费系统等,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為智能化停車場(库)管理体系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早在1971年,在德国的亚琛市就建立了停車诱导系统。這也被认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停車诱导系统。该系统對市内的12处停車場(库)在重要的交叉路口设置了光電显示的停車場(库)诱导標志,截至1980年控制對象增長到了40处,诱导標志由遠距离控制,增進了既有停車場(库)的有效运用。
曰本于1973年在柏市建立了曰本最早的停車诱导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以停車場(库)的使用状况、車位数以及停車場(库)的位置等為主。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