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辽宁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抚矿集团招聘考试真题.docx

发布:2025-04-13约5.6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考生姓名:准考证

考生姓名:准考证编号:

PAGE2/NUMPAGES2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4年辽宁省能源控股集团所属抚矿集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说明】

1.遵守考场纪律,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公正;

2.请严格按照规定在试卷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编号;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答题;

4.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请将试题、答题纸和草稿纸放在桌上,待监考人员收取并清点完毕后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人受伤后,如果伤口范围较大或损伤较严重,那么伤口在康复的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结痂时,会有很痒的感觉。产生痒的感觉的原因是()。

A.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快速生长的新生组织会刺激挤在一起的新生神经,产生痒的感觉

B.伤口在愈合的过程中,新组织的生长和旧组织的脱落会摩擦皮肤,从而在伤口周围产生痒的感觉

C.伤口在愈合时,刺激了毛细血管的修复,旧组织被分解吸收,从而产生痒的感觉

D.伤口在愈合时,人体的免疫细胞会清除伤口中的细菌,细菌尸体刺激伤口从而产生痒的感觉

【答案】:A

2.简报与新闻报道的主要区别是:

A.语言简练

B.强调时效性

C.真实可靠

D.内部刊物

【答案】:D

3.纵观世界经济史,战略产业都是由新兴产业发展起来的,主要国家每个发展阶段都有战略新兴产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能源、新材料、清洁能源、生物产业、光电子是21世纪的战略性新兴信息产业

B.电力生成、传输和使用是19世纪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C.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D.蒸汽机是18世纪60年代末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答案】:A

4.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

A.自书遗嘱

B.录音遗嘱

C.代书遗嘱

D.口头遗嘱

【答案】:A

5.地跨两大洲,首都在西半球的国家是()。

A.埃及

B.俄罗斯

C.土耳其

D.美国

【答案】:D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A.监察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官员侵害百姓

B.秦朝设置了御史府作为中央最高监察机关

C.监察体系相对独立,确保监察权独立运作

D.监察权来源于皇权,代表君主个人的意志

【答案】:A

7.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作家是:()

A.姜夔

B.周邦彦

C.李清照

D.辛弃疾

【答案】:C

8.商业的利润来源于()。

A.商品的价格差额

B.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答案】:B

9.最适合填入该公文③处作为结束语的一项是()。

A.特此通知

B.予以知会

C.特此公告

D.特告,请了解

【答案】:C

10.诗句“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描绘出一幅热闹的()图。

A.秋收

B.夏耕

C.冬藏

D.春耕

【答案】:D

11.国家工商总局把食品市场作为强化市场监管的重点,开展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食品消费安全。这表明()。

A.政府运用文化手段监管市场

B.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监管市场

C.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监管市场

D.政府运用军事手段监管市场

【答案】:B

12.公文的主旨确定之后,就要话不离题的议论这个问题,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去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意见,不说假话,不说空话,不说套话,以上的这种文字说明了公文的语言要做到()。

A.庄重

B.简朴

C.准确

D.生动

【答案】:C

13.甲将车停在银行门口,到银行办事,办完事出来倒车时,将蹲在汽车尾部玩耍的两岁男孩轧死。甲的行为属于()。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意外事件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间接故意

【答案】:C

14.“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规律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规律

【答案】:D

15.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根据民法相关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被继承人的()。

A.叔父

B.弟弟

C.养子

D.祖父

【答案】:C

16.我们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决策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修正,这是指我们要遵循()。

A.客观原则

B.优化原则

C.预测原则

D.动态原则

【答案】:D

17.在行政诉讼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负有举证责任的是()。

A.第三人

B.被告

C.谁主张谁举证

D.原告

【答案】:B

18.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A.《春秋》—《诗经》一《论语》

B.《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