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T 3723—2024陆地冰壶运动项目组织与比赛规则.docx
ICS97.220.99CCSY55
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3723—2024
陆地冰壶运动项目组织与比赛规则
2024-06-13发布2024-07-12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23/T37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永生、吴月滨、李向东、王佳峰、赵景程、张春晖、刘贵宝、刘继遥、孙一波、熊本龙、孙丹世一、孙天佐、李云汉、杨曾宝。
DB23/T3723—2024
2
陆地冰壶运动项目组织与比赛规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陆地冰壶运动项目总体要求、活动相关方、场地和器材、项目设置及比赛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陆地冰壶运动项目的活动组织与比赛。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376—2023大众冰壶运动培训规范
GB/T42377—2023大众冰壶运动水平等级评价规范
TY/T1105—2023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评估技术导则
3术语和定义
GB/T42376—2023、GB/T42377—202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总体要求
4.1运动项目相关方由组织者和参与者组成,组织者应负责活动的申办、组织和评价工作。参与者应按照规定要求参与活动。
4.2应确保场地、设施设备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维护的规范性以及运行的有效性。
4.3应按照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进行全流程组织和管理。
4.4应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应急管理和医疗保障管理。
5活动相关方
5.1组织者
5.1.1活动开始前,开展前期论证,按照TY/T1105—2023的要求开展安全评估工作。
5.1.2如达到大型活动规模,应按照属地要求,完成或履行大型活动的审批手续或程序。
5.1.3活动中,应对活动组织与实施进行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相关工作。
5.1.4具有组织活动的相应人员和场地、设施等基础条件,具有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5.1.5活动后,应做好总结工作,形成工作总结报告并将相关文件存档。
5.2参与者
应根据活动组织形式、面向人群等情况,明确活动参与者的基本条件,具体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条件:
a)年龄范围;
b)具备一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运动安全知识、运动风险常识等;
DB23/T3723—2024
3
c)健康状态应适于参与陆地冰壶运动项目;
d)遵守比赛规则、服从活动安排。
6场地和器材
6.1场地
6.1.1组成
陆地冰壶场地一般由平准缓冲层、连接层、表面滑动层和缓冲弹性围框组成。
6.1.2材质
6.1.2.1平准缓冲层宜采用硬质泡沫材质。
6.1.2.2连接层与表面滑动层宜采用造价较低的聚氯乙烯(PVC)或聚丙烯无规共聚物(PPR)塑料压铸制成的光滑面板。
6.1.2.3场地四周应设有缓冲弹性围框,宜采用白色或彩色珍珠棉材质。
6.1.3规格
6.1.3.1场地两条端线(场外线)内沿之间的长度应为22.00m~28.00m,赛道两条边线内沿之间的宽度应为3.20m~3.80m。
6.1.3.2场地功能区域划分按GB/T42376—2023中6.4.1.3的要求进行设置。
6.1.3.3缓冲弹性围框参考尺寸,高0.10m、宽0.15m。
6.1.3.4表面滑动层单块板材参考规格,1.50m×2.00m×0.01m。
6.1.3.5缓冲弹性围框单个参考规格,0.10m×0.15m×2.00m。
6.2设备器材
6.2.1应根据活动规模配备足量的陆地冰壶、陆地冰壶刷、计时器、记分牌、测距仪等设备器材。
6.2.2陆地冰壶形状应为圆形,直径为21.00cm~28.00cm,壶体高度为11.00cm~14.00cm,包括手柄和螺钉质量为10.00kg~18.00kg。
6.2.3应根据活动规模配置相关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