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天台县行政审批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发布:2025-04-10约1.53万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天台县行政审批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部分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

1.中国历史上有过许多次变法改革,其中发生在近代的是()

A.王安石变法B.戊戌变法

C.庆历新政D.张居正改革

答案:B。解析: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北宋时期;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是近代的变法运动;庆历新政是北宋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张居正改革发生在明朝。

2.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历史是前进的历史,历史也是革命的历史、辉煌的历史、悲哀的历史。人们总会在______之后,认认真真地______历史的是非功过。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历史,什么时段的历史,当它面对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毫不留情地______他的灵魂。

A.事过境迁评价拷问

B.尘埃落定回顾净化

C.痛定思痛检验感化

D.物是人非反省触动

答案:A。解析:“事过境迁”指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符合人们在事情过去后去评价历史是非功过的语境;“评价”历史的是非功过是恰当的表达;“拷问灵魂”是常见搭配,强调历史对人的灵魂的深刻审视。“尘埃落定”更侧重于事情有了结果;“痛定思痛”强调悲痛之后的反思;“物是人非”侧重于感慨人事变化。“回顾”“检验”“反省”等词与语境的契合度不如“评价”,“净化”“感化”“触动”与“毫不留情”的语境不相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解析:A项,“通过……使”的句式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防止不再发生”表意错误,应删去“不”。

(二)数量关系

4.某单位组织员工去旅游,要求每辆汽车坐的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坐20人,还剩下2名员工;如果减少一辆汽车,员工正好可以平均分到每辆汽车。问该单位共有多少名员工?()

A.244B.242

C.220D.224

答案:B。解析:设原计划有\(x\)辆车,根据员工人数不变可列方程\(20x+2=(x1)y\)(\(y\)为后来每辆车坐的人数)。因为\(20x+2\)的结果个位数是2,所以只有B选项符合。也可以采用代入法,将B选项242代入,\((2422)\div20=12\)辆车,减少一辆车为11辆车,\(242\div11=22\)人,符合题意。

5.一个等差数列\(\{a_n\}\),已知\(a_1+a_3+a_5=105\),\(a_2+a_4+a_6=99\),则\(a_{20}\)的值是()

A.1B.1

C.3D.7

答案:B。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d\),\((a_2+a_4+a_6)(a_1+a_3+a_5)=(a_2a_1)+(a_4a_3)+(a_6a_5)=3d\),即\(99105=3d\),解得\(d=2\)。又\(a_1+a_3+a_5=3a_1+6d=105\),把\(d=2\)代入可得\(3a_1+6\times(2)=105\),\(3a_1=105+12=117\),\(a_1=39\)。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_n=a_1+(n1)d\),则\(a_{20}=a_1+19d=39+19\times(2)=3938=1\)。

(三)判断推理

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此处可放一道图形推理题的图形,假设是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排列变化]

答案:[根据具体图形推理得出的答案]。解析:观察图形,发现其规律为[具体的规律描述,如图形的数量变化、位置变化、样式变化等],所以按照此规律,问号处应填入[答案图形的特征描述]。

7.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以下哪项与上述推理的逻辑结构一致?()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小陈十分高兴,所以小陈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能长胖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所以它是鸡

答案:D。解析:题干的推理形式为:聪明人→近视眼,我近视,所以我聪明,是“肯后推肯前”的推理形式。A项推理形式为:聪明人→近视眼,我视力好(否后),所以我笨(否前),是“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