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七校联合体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语文试卷.docx

发布:2025-04-12约1.84万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校联合体语文学科学情检测·

(本试卷共23小题120分时长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赋予(yi)恐怖(bù)濠梁(háo)挑拔离间(bó)

B.枷锁(jiā)蛮横(hèng)自强(qiǎng)教学相长(zhǎng)C.拙劣(zhuó)襁褓(qiáng)蔓延(màn)分崩离西(xī)

D.萦绕(yíng)缅怀(miǎn)束缚(sù)强词夺理(qiáng)

2.在语段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千人之心,出自万人之手,人们各展其喜才,各显千秋,,若大江东去,,如小桥流水,,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A.豪放婉约粗犷细腻B.粗犷婉约豪放细腻C.豪放细腻粗犷婉约D.细腻粗犷婉约豪放3.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以色列沙漠地区有一种绿色植物叫沙漠地黄、它①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中可以长出硕大的叶片,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为枯燥的沙漠增添了少有的亮色。沙漠地黄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奥妙在于它自身有一套自我收集微弱水汽并进行灌溉的生物系统。它硕大的叶子上面有一层蜡状物质,叶片紧贴根部生长,叶子表面疙疙瘩瘩,而且有许多“沟壑”。②突出的“疙瘩”就是用来收集空气中微量的水汽,这些水汽在“疙瘩”上聚集成小水滴,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顺着“沟壑”直接灌溉根部。

A.文中加点的“亮色”“系统”和“硕大”都是名词。

B.文中加点的“蜡状物质”和“灌溉根部”都是偏正短语。

C.划线句子①里“在长期干旱的环境中”是状语。

D.划线句子②的主干是“疙瘩”就是水汽。4.文学文化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对有关文化知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孙悟空降妖除魔为主线,讲述了许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

B.《战国策》是战国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史书。

C.在古诗文中,“采薇”一般比喻隐居不仕,“征蓬”常常比喻远行之人,“烽火”用来借指战事,“阴”往往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D.剧本,是戏剧演出的文本依据,主要由剧中人物的对话、旁白、独白和舞台说明组成。其中,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排练需要,提供给导演的说明性文字。

(2)小说中,人物性格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正是因为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多变,小说的主题才更加深刻。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相关情节来证明这一观点。备选人物:(3分)

A.林冲B.祥子C.保尔

5.古诗文默写(6分)·

(1)念天地之悠悠,。(《登幽州台歌》)

(2),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4)终古高云簇此城,。(《潼关》)

(5)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木兰诗》)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6.(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