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检修、维护、保养制度.pdf

发布:2025-04-12约7.1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全设备设施管理检修、维护、保养制度

为保证本项目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加强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本公司的发展提

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设施设备保障,使设备安全管理

工作步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依据《特种设备

安全监察条例》等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项目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二、定义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

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

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其中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

力管道为承压类特种设备;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

施为机电类特种设备。

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特种设备的购置、安装。

2、凡属特种设备均应由使用部门提出购置计划,经设备科审核

并报本公司领导批准后,由材料部负责购买持有国家相应制造许可

证的生产单位制造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特种设备。

3、特种设备安装前,使用部门先确定具有国家相应安装许可的

单位负责安装工作,开工前应照规定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办理

开工告知手续。任何部门不得擅自安装未经批准的特种设备。

4、安装完成后,本单位或安装单位应向有关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机构申报验收检验。

5、对各类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1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由本公司安全

科负责向市、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标志以及

检验合格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6、管理人员应明确所有设备的安装位置、使用情况、操作人员、

管理人员及安全状况,并负责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

操作规程。

四、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管理。

1、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是为特种设备安全运行提供

技术保障的唯一可追溯的技术文件。各相关责任人均应给予高度重

视和妥善保管。当需调阅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资料时,档案管理责任

人应严格照章办事,履行调用借阅手续并由相关领导审批后,方可

交给资料借阅人。

2、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

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等文件以及安装技

术文件和资料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

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运行记

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

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

录等。

五、特种设备使用制度

1、特种设备使用部门的操作、管理人员,应具有安全生产意

识和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相关知识,加强特种设备使用环节的安全管

理工作。

2、特种设备使用地点、场所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严格履行

出入人员登记手续,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一律按规定登记

2

入。凡进入危险场所其他人员应由本公司或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

安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陪同下进入,进入后严格遵守相关制

度,不得操作特种设备。其他人员不得进入上述地点、场所。

3、设备使用地点严禁吸烟,使用明火,放置杂物等。

4、依据《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

的作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后,

方可从事相应特种设备的作业或管理工作。严禁安排无证人员操作特

种设备,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现象。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

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设备安

全管理人员和部门安全负责人报告。

5、设备使用部门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条件审核,保证

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等符合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并

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

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培训应做出记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资格证

书到期前三个月,应提出复审申请,复审不合格人员不得继续从事特

种设备的作业。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

规程可根据法规、规范、标准要求,以及设备使用说明书、运行工

作原理、安全操作要求、注意事项等内容制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特

种设备操作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