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pptx
自然地理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人文地理认识人文地理环境及其组成、空间分布规律“地对人”的影响选必二区域地理将“地对人”和“人对地”的分析放在区域上,结合“区域协调发展”,将人地协调观应用于实践。“人对地”的影响
——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2.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不同类型;3.结合实例理解区域的不同空间尺度。
海南省行政区划华北平原
1.概念: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2.描述:类型+属性【区域】
活动1以中国汉语言分布为例,认识语言区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在课本的中国汉语方言分布区示意图中标注家乡的大致位置。2.请用家乡话说出这句话:我很喜欢地理课,我每天都认真完成地理作业3.跟同学们描述家乡方言区的分布特征【家乡的方言】
1.概念: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2.描述:类型+属性【思考】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从那些角度描述一个区域的分布特征。空间:位置、与其他区域的关系、范围、形状
活动1以中国汉语言分布为例,认识语言区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快速阅读课本第2-5页正文内容,了解区域划分的目的与依据,思考下列问题:1.划分区域指标和方法有哪些?2.为什么要划分不同的区域(目的与意义)3.依据什么划分的方言区?4.为什么要划分不同的方言区?【家乡的方言】1.基于方言形成的戏曲,地名等是独特的旅游资源2.丰富地方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增长文化知识3.传承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地方认同感
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划定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划定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等)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意义A
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特点一: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层次性区域尺度越大,层级越高,区域特点越宏观;区域尺度越小,层级越低,区域特点越详细。
特点二:整体性特点三:差异性特征3: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干旱区:年降水量200mm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mm-400mm半湿润区:年降水量400mm-800mm湿润区:
年降水量800mm
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有的边界是明确的,例如:行政区、流域。[思考]这两幅图中的区域边界都是明确的吗?
秦岭东西绵延400~500千米,南北宽达100~150千米,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地域分异显著,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专家认为,把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确定在秦岭南坡800米等高线更精确更科学。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坡的景观差异。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你是否赞同?赞同。理由∶南坡800米等高线以下是常绿阔叶林,说明是亚热带(是亚热带的代表植被群落);800米以上(常绿阔叶林消失)为落叶阔叶林,说明是暖温带(是暖温带的代表植被群落)。不赞同。理由∶温度带的界线有一定的过渡性(模糊性);水平方向的暖温带与亚热带以秦岭为界。【思考】
判断下面语句,各自反映区域的哪个特点?①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地区(区间)的景观迥异。②东部季风区内景观相对一致。③东部季风区又可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④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界线呈过渡带状。⑤西北地区的畜产品运往东部,东部地区的资金流入西部。差异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开放性
小结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区域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有的边界是明确的,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区域的划分依据不同,有的区域按照自然特征分,有的区域按照人文特征分,有的区域则综合多种因素划分区域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征区域的空间尺度不同,较大尺度区域可包含较小尺度区域,同一尺度区域面积、位置等存在差异,并影响区域发展划分区域有利于充分了解区域,从而促进区域发展与人地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