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河南省巩义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必考题.docx

发布:2025-04-11约2.55万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河南省巩义市事业单位考试(自然科学专技类C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强化训练试题集

第一部分单选题(150题)

1、据统计,地震常常发生在夜间,而且还常常发生在农历初一或者十五前后,这是因为()。

A.人们的错觉,因为人们在白天接收的刺激比较多,不容易感知小地震的发生

B.农历初一、十五与夜间,地球表面受太阳、月球引力较大

C.夜间气温较低,地表容易为炽热的岩浆冲破,而农历初一或者十五也常常是当月中气温最低的时段

D.地震统计仅统计较为剧烈的地震,而大多数地震是较为轻微的

【答案】:B

2、甲、乙、丙准备去爬山。天气预报说,今天可能下雨。围绕天气预报,三个人争论起来。甲:“今天可能下雨,那并不排斥今天也可能不下雨,我们还是去爬山吧。”乙:“今天可能下雨,那就表明今天要下雨,我们还是不去爬山了吧。”丙:“今天可能下雨,只是表明今天不下雨不具有必然性,去不去爬山由你们决定。”对天气预报的理解,三个人中()。

A.甲和丙正确,乙不正确

B.甲正确,乙和丙不正确

C.乙正确,甲和丙不正确

D.丙正确,甲和丙不正确

【答案】:A

3、某种考试已举行了24次,共出了试题426道,每次出的题数有25题,或者16题,或者20题,那么其中考25题的有多少次?()

A.4

B.2

C.6

D.9

【答案】:B

4、甲、乙、丙三人合修一条公路,甲、乙合修6天修好公路的1/3,乙、丙合修2天修好余下的1/4,剩余的三人又修了5天才完成。共得收入1800元,如果按工作量计酬,则乙可获得收入为()

A.330元

B.910元

C.560元

D.980元

【答案】:B

5、园林工人用一辆汽车将20棵行道树运往1公里的地方开始种植。在1公里处种第一棵,以后往更远处每隔50米种一棵,该辆汽车每次最多能运三棵树。当园林工人完成任务时,该辆汽车行程最短是()米。

A.20800

B.20900

C.21000

D.21100

【答案】:C

6、同时打开游泳池的A、B两个进水管,加满水需1小时30分钟,且A管比B管多进水180立方米。若单独打开A管,加满水需2小时40分钟。则B管每分钟进水多少立方米?()

A.6

B.7

C.8

D.9

【答案】:B

7、一个人从家到公司,当他走到路程的一半的时候,速度下降了10%,问:他走完全程所用时间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所走的路程比是()。

A.10:9

B.21:19

C.11:9

D.22:18

【答案】:B

8、中国古代的责任司法意味着司法人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出了错案必须承担责任。在法家思想中,责任司法的理论源于责任行政的理论,因为当时司法权和行政权不分家。责任行政的理论要求行政执法主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此,秦朝制定了完善的监察制度,对行政执法进行了严密的监察,对执法主体的违法行为进行追究。当时司法权是行政权的一部分,因此,对行政权的监察包括了对司法权的监察。监察主体如发现司法人员有司法不公问题,会对其惩戒。可以说,监察制度是当时司法责任制得以确立的前提。秦朝的司法责任制具有开创性,《秦律》中规定的“不直”等罪名就是例证。责任司法也是一种“治吏”司法,法家提倡“明主治吏不治民”(实际意思是治吏重于治民),要求将整治官员作风纳入法治化轨道。

A.中国古代的责任司法的涵义

B.责任司法的本质和历史意义

C.责任司法内涵的产生和历史嬗变

D.我国古代责任司法和法学思想的渊源

【答案】:D

9、协同效应,就是“1+12”的效应。协同效应可分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外部协同是指一个集群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业务行为和特定资源,因而将此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内部协同则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A.甲公司通过并购,将许多企业置于本企业领导之下,管理费用在更多数量的产品中分摊,单位产品的管理费用大大减少

B.乙公司通过兼并,规模得以扩大,资金来源更为多样化,被兼并企业可以从收购企业得到闲置的资金,投向具有良好回报的项目

C.丙公司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规模逐渐扩大,产出的增加则平均成本(单位产出成本)逐步下降

D.丁公司在并购某公司之前,两家公司由于生产经营规模的限制都不能接到某种业务,而伴随着并购的发生、规模的扩张,并购后的公司具有了承接该项业务的能力

【答案】:C

10、今年小明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明的6倍,四年后小明的父母年龄之和是小明的5倍。已知小明的父亲比他的母亲大2岁,那么今年小明父亲多少岁?()

A.38

B.36

C.37

D.35

【答案】:C

11、中国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制定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