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ppt

发布:2025-04-09约6.17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中国水资源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2014全国废水排放总量上升至716.2亿吨;解决措施——节约用水整治污染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工业节水: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城市节水: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3R原则——Reduce(减污)Recycle(循环)Reuse(再用)§1.2中国水资源§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一、水源及其特点广义概念: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狭义概念: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工程概念:除狭义概念中的淡水量,还包括少量可用于冷却的海水。§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一、水源及其特点地表水源:江河、湖泊、水库及海水地下水源:潜水(无压地下水)、自流水(承压地下水)及泉水§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一、水源及其特点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水量大,总溶解固体含量较低,硬度一般较小,适合于作为大型企业大量用水的供水水源;时空分布不均,受季节影响大;保护能力差,容易受污染;泥沙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常需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取水条件及取水构筑物一般比较复杂。§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一、水源及其特点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水的径流量有限,含盐量和硬度较高;不易受到污染,水量、水质较稳定;水质澄清、色度低、细菌少;取水构筑物较简单;§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二、地下水及其分类地下水: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表以下岩石和土壤的孔隙、裂隙及空洞中可以流动的水体。主要由渗透作用和凝结作用形成。按埋藏条件分类:潜水、承压水、泉水§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透水层:卵石层、砂层和石灰岩等,组织松散,具有众多的相互联通的孔隙,透水性较好,水在其中的流动属渗透过程,故这层叫透水层(多孔性、渗透性)。不透水层:粘土和花岗岩等紧密岩层,透水性及差甚至不透水,称之为不透水层。如果透水层下面有一层不透水层,则在这一透水层中就会聚积地下水,故透水层又叫含水层。不透水层称隔水层。二、地下水及其分类§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二、地下水及其分类§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二、地下水及其分类?????????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透水各种类型取水构筑物的适用条件:管井——用于开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200m以内,最深可达1000m以上;大口井——广泛用于取集含水层厚度20m以内的浅层地下水;辐射井——用于汲取含水层厚度较薄的浅层地下水,它比大口井效率高,但施工难度大;§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三、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复合井——常常用于同时集取上部孔隙潜水和下部厚层基岩高水位的承压水。在一些需水量不大的小城镇和不连续供水的铁路给水站中被较多地应用;渗渠——主要用于地下水埋深小于2m的浅层地下水,或集取季节性河流河床下的地下水,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应用较多。§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一)管井定义:是地下水构筑物中应用最广的一种,适用于任何岩性与地层结构。由其井壁和含水层中进水部分均为管状结构而得名。直径:50-1000mm,大多小于500mm井深:200-1000m,大多200m以内适用范围:开采深层地下水,井深一般在200m以内,最深可达1000m以上§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一)管井管井构造组成:通常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淀管构成。§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井室:安装水泵,控制器和进行维护管理的场所;井壁管:加固井壁、隔离水质不良的含水层;过滤器:安装于含水层中,用于集水,最重要组成部分;沉淀管:位于井管最底端,防止尘沙堵塞过滤器;(二)大口井大口井的构造由井径大而得名。直径:5-8m,不超过10m井深:20m以内适用条件:开采浅层地下水§1.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二)大口井§1.3水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