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万载县高中生物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江西省万载县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课)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江西省万载县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5.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练习课)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1月15日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生物的奇妙世界,探索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这节课中,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加深对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开启这段精彩的旅程吧!????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2.科学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机制,提升科学探究的实践能力。
3.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类型和作用:理解不同类型的信息传递(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信息传递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
难点:
1.信息传递机制的复杂性:理解不同信息传递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复杂性。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态系统中的案例相结合。
解决办法:
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信息传递的机制和作用。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不同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和影响。
3.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结果。
4.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信息传递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白板、多功能教学桌
-课程平台:学校生物教学平台、在线教育平台
-信息化资源: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相关视频资料、实验操作步骤PPT、生态案例数据库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演示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自然界中动物之间是如何交流的吗?它们之间有没有一种特殊的“语言”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奥秘。(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回顾旧知: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了解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回顾与新课相关的内容)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
a.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类型: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b.每种信息传递的特点和作用:通过具体例子,如鸟类迁徙、植物激素调节、动物行为等,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信息传递的机制和影响。
c.信息传递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信息传递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调节种群数量、促进物种进化等方面的作用。
-举例说明:
a.通过展示相关视频,如鸟类迁徙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信息传递的现象。
b.以植物激素调节为例,解释化学信息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互动探究:
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类型信息传递的特点和作用。
b.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信息传递的过程和结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a.让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通过游戏等形式检验学生对信息传递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指导:
a.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b.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4.总结提升(约5分钟)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他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实例。
5.反馈与评价(约5分钟)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
-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案例研究:介绍不同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具体案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昆虫相互作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鲸鱼迁徙等。
-生态信息传递的科学研究进展:概述近年来生态信息传递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的发现和技术应用。
-生态信息传递的模拟软件:介绍可用于模拟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过程的软件,如生态模型构建工具、虚拟生态系统等。
2.拓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