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高坠施工方案(旧房改造项目).docx
防高坠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编制目的及依据 2
第一节编制目的 2
第二节编制依据 2
第三章安全总则及目标 2
第一节安全总则 2
第二节安全目标 2
第三节使用范围 2
第四章预防高处坠落管理措施 2
第五章紧急事故处理预案 4
第一节应急准备 4
第二节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 5
第三节应急情况处理 6
第四节应急设备、设施、资源 6
第五节培训和演练 7
第六节应急医院 7
防高坠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PAGE
PAGE3
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范围万寿街二段、万寿街三段、米市街、文昌巷、书院街共55栋既有建筑(40栋住宅+底商、13栋商业、1栋办公、1栋幼儿园)外立面提升改造,其中一座住宅小区大门及围墙拆除重建(供电局家属),以及文昌巷与米市街两条街巷的地面综合治理。改造立面面积106506平方米,涉及街区长度1124米,其中万寿街三段317米、书院街三段126米、万寿街二段267米、米市街244米、文昌巷170米。
图:建筑单体及景观改造位置
第二章编制目的及依据
第一节编制目的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
制,及时、科学有效的指挥、协调、实施应急救援工作;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援救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援救;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预案的应急精神,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二节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3)《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4)《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图册》。
第三章安全总则及目标
第一节安全总则
项目部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科学的指导安全施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同时,为使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管理有据可依,特编制此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第二节安全目标
坚决杜绝因高处坠落导致的死亡和重伤、轻伤事故。
第三节使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广汉溪南坊—“城市微更新”项目施工万寿街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标段工程施工过程中预防高处坠落管理措施及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第四章预防高处坠落管理措施
作业前,负责管理人员应依照批准的方案,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让
作业人员了解可能会产生的危害因素,施工后的预控措施及管理目标要求。
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进入现场施工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禁带病作业和酒后作业。作业时,严禁在脚手架、平台上和临边危险处嬉闹。
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患高血压、恐高症等不宜高处作业疾
病的,禁止安排登高作业。
检查作业人员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悬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凡在2m以上悬空作业,必须系好符合要求的安全带,有的悬空作业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悬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杆等。
对阳台、料台、挑平台、雨篷与挑檐边等周边采用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临边作业的防护栏杆应由横杆、立杆及不低于180mm高的挡脚板组成,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防护栏杆应为两道横杆,上杆距地面高度应为1.2m,下杆应在上杆和挡脚板中间设置。当防护栏杆高度大于1.2m时,应增设横杆,横杆间距不应大于600mm;防护栏杆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
设备操作面周围防护栏杆齐全,高度不低于1.2m,安装牢固;施工层脚手架采用
50mm厚木脚手板满铺,并与脚手架捆扎牢固,施工人员严禁沿架体攀登上下。
正在施工的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防护棚。防护棚的宽度应大于出入口,
防护棚的长度及高度应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
预留洞口(包括管井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架网。
把好设施验收关。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现场负责人审批同意后实施。施工完毕,应及时恢复安全设施,并经有关部门验收。未经批准,严禁擅自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
把好班组自查检验关。作业前施工人员应认真检查设备、防护器材的完好性,